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天津滨海新区城镇发展模式研究

    作者:唐中赋 段吉闯 郝寿义 出版时间:2014年03月
    摘要:

    作为带动区域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极,滨海新区在京津冀城镇建设和城市群结构优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滨海新区城镇建设经历的孕育成型、探索前行和扬帆启航三个阶段出发,分析了滨海新区城镇建设发展特征、空间结构、发展模式、与中心城区的关系、产业与城市的关系以及现阶段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滨海新区未来城镇建设的人口规模、产业发展、生态建设以及在京津冀城市群中的作用进行了一定的预测分析,从而提出了滨海新区今后城镇建设的发展思路和对策建议。

    一 滨海新区城镇发展现状

    滨海新区位于天津东部沿海,面积227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63.52万人,下辖19个街道、8个镇。滨海新区地处环渤海经济带和京津冀城市群的交会点,距首都北京120公里,内陆腹地广阔,辐射西北、华北、东北12个省市区,是亚欧大陆桥最近的东部起点;拥有世界吞吐量第五的综合性港口,通达全球400多个港湾,是东亚、中亚内陆国家重要的出海口;拥有北方最大的航空货运机场,连接国内外30多个世界名城;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和信息通信网络,使之成为连接国内外、联系南北方、沟通东西部的重要枢纽。

    (一)滨海新区城镇发展历程

    滨海新区发展大约经历了孕育成型、探索前行、扬帆启航三个阶段。

    1984~1993年,孕育成型阶段。1984年,开发区启动建设。1985年初,时任天津市市长李瑞环提出“一条扁担挑两头”战略构思,提出天津工业东移,大力发展滨海地区。随着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海洋高新区等的相继建设,滨海地区站在北方对外开放的最前沿,城镇建设有了基本的雏形。

    1994~2004年,地方发展战略的探索前行阶段。1994年,滨海新区开发建设领导小组成立,制定了滨海新区的规划。同时天津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统一规划,分区分步实施”的开发模式。随后,滨海新区启动了一批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建设在探索中前行,城市承载能力有了显著提升,经济实力明显增强,成为天津市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和全面实施经济总体发展的龙头地带。

    2005年到现在,国家发展战略的扬帆启航阶段。2005年,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为标志,滨海新区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滨海新区进入了全面开发开放的新阶段。2009年,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启动,撤销塘沽、汉沽、大港三个行政区的建制,成立城区工委和管委会,主要行使社会管理职能,保留对区街、镇经济的管理职能;成立滨海新区政府,城镇建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13年9月,撤销塘沽、汉沽、大港工委和管委会,按照大部制、扁平化、强基层的思路,构建“行政区统领、功能区支撑、街镇整合提升”的管理体制架构。以涉外经济、金融体制、行政管理体制、土地制度、城乡一体化等为重点的综合配套改革全面实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提速,形成了城镇建设和工业化同步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滨海新区城镇发展特征

    与传统区域相比,滨海新区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第一,滨海新区是由原来的塘沽区、汉沽区和大港区三个行政区合并而成的,因此,辖区内既存在较为成熟的城市社区,也存在涉农村镇。第二,新区境内开发的新区域较多,目前发展较为成熟的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最初无居住人口,随着产业的发展,吸引大量的外来人口到此安居。正是因为这种特殊性的存在,所以,滨海新区在推进城镇建设的过程中,走出两种不同的路径。首先是增量人口的产业城镇化,主要做法:一是搭建就业平台,解决企业用工需求和外来务工人员工作;二是建设蓝领、白领公寓和建设者之家,解决外来人口居住问题;三是逐步让外来务工人员享受“市民待遇”。其次是存量人口的就地城镇化,主要做法:一是针对“城中村”情况,采用完全城市化模式;二是针对近郊村镇的情况,采用示范小城镇模式;三是针对偏远乡村的情况,采用新农村建设模式。

    (三)滨海新区城镇空间结构

    按照天津市“双城双港、相向拓展、一轴两带、南北生态”的整体空间战略布局,结合发展实际,滨海新区确定了“一城双港、九区支撑”的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布局。“一城”就是滨海新区核心城区,“双港”就是南部港区和北部港区,“九区”就是9个产业功能区,在此基础上,又先后辟建了3个功能小区。按照“东港口、西高新、南重化、北旅游、中服务”五大产业板块,调整优化新区总体布局,明确产业布局和城镇体系,逐步形成功能明确、互为补充的空间布局结构。

    东部现代港口物流板块包括天津港、天津港保税区和东疆保税港区,重点发展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国际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建设成为我国内地自由贸易实验区。

    西部先进制造业板块包括三个功能区,目标是打造成为高端产业聚集区和自主创新领航区。其中,先进制造业产业区以开发区为主体,重点发展电子信息、航天、汽车和装备制造、高档金属制品等产业;临空产业区重点发展航空设备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