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第二届安倍内阁掀起的改宪浊浪与日本国民的反击潮流——2013年度日本社会思潮总体评论
    ——2013年度日本社会思潮总体评论

    作者:〔日〕小森阳一 〔日〕岛村辉 崔世广 出版时间:2014年03月
    摘要:

    广大日本选民对民主党政府背弃政治承诺感到失望,致使许多人远离了选举活动,在这种政治冷漠背景下,2012年末诞生了第二届安倍内阁。从小泉内阁到第一届安倍内阁,日本走向明文改宪的道路,第二届安倍内阁的成立加速了对宪法第九条的修改。对此,以“九条会”的成员为首,日本的很多国民对第二届安倍内阁抱有强烈的危机意识,现在他们并不是单纯地在以前运动的延长线上展开活动,而是针对新情况而开始了新的政治实践。其中的一个突出表现,便是2013年的“多喜二节”活动。

    2012年末、第二次安倍政権の成立の背景には、有権者の期待を裏切った民主党政権に対する失望感、多くの有権者を選挙そのものから遠ざかけてしまったことがある。小泉政権から第一次安倍政権までは明文改憲路線を明確化しており、第二次安倍政権の成立によって、憲法九条二項をめぐるもっとも緊迫した状況を到来させている。「九条の会」のメンバーを中心に多くの日本国民が第二次安倍政権に強い危機意識を抱きながら、これまでの運動を単なる延長線での継続ではなく、新しい状況を変えていくための実践としていった。その一つの現われが、2013年の「多喜二祭」の取り組みであった。

    Abstract:

    The disappointment for the Liberal Democratic Party (DPJ) administrations made many Japanese voters be away from political election and helped Abe regain the power as Japan’s Prime Minister in December 2012. During the years under the Koizume administration and the first Abe administration,Japan had proceeded on the path of direct revision of its constitutio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econd Abe administration implied the impending crisis for the war-renouncing Article 9 of Japan’s Constitution. Represented by members of the Japan’s “Article 9 Association”,many Japanese people,having strong consciousness of the danger of amending pacifist constitution by the second Abe administration,now not only launch campaigns that has been held for many years,but also adopt new forms of activities according to the new situation. One of the related instances is the “Takiji Kobayashi Festival” in the year of 2013.

    一 第二届安倍内阁成立的背景

    在2012年12月16日进行的众议院选举中,安倍晋三总裁领导下的自由民主党获得了296个议席,相对于众议院定员480个席位而言,单独占据了稳定过半数席位。但是,并不能说自民党获得了“压倒性胜利”,因为与民主党夺取政权的2009年大选相比,自民党减少了219万张选票。

    选民希望由“政权交替”实现政治的转型,但民主党政府完全背弃了当初对选民的承诺。对民主党政府的失望甚至导致了厌恶,使许多选民远离了选举本身。

    2009年9月与社民党和国民新党建立联合政府的鸠山由纪夫内阁,遭到承担着《日美安全条约》体制的防卫、外务官僚们的抵制,最终未能实现写入选举公约的将美军普天间基地向冲绳县外迁移,不得不回到了2005年10月末小泉纯一郎内阁下“2+2”会谈所决定的向边野古迁移,因而失去了选民的信赖,导致了2010年6月的政权崩溃。某些政治势力在搞垮鸠山内阁过程中获得了强化日美安保体制的权益与效果。

    鸠山其后的菅直人内阁在2010年7月的参议院选举中失败,在野党在参议院中占据了多数席位,出现了难以顺利通过法律的“扭曲国会”。2010年秋天,由于菅直人内阁策动中国渔船“侵入日本领海冲突”,不肯尽快将船长等送回中国,而以无视过去中日两国处理这类问题的惯例来处理,结果是中日关系陡然恶化。而且,由于对2011年3月11日的东日本大地震与随之发生的海啸灾难,以及随后发生的福岛第一核电站残酷事故的应对不力,失去了国民的信赖。同时,由于菅直人内阁做出了向摆脱核能发电路线转换的姿态,被以经团联为首的推进核能发电势力赶下了台。

    日美核技术协定与日美安保体制一样,都是立足日本处于美国的“核保护伞”下获得安全的一个伪命题。支持日美核能协定体制的势力,是以电力公司和核能发电关联企业为首的财界、以东京大学研究生院原子能工学科等为中心的学者、与美国联手推进核能政策的中曾根康弘那样的政治家,与中曾根康弘一起成为核能政策中心人物的日本电视台社长兼读卖新闻老板、也是美国中央情报局(CIA)间谍的正力松太郎等媒体相关者,以及现在的经济产业省的核能官僚们。财界、学者、政治家、媒体、官僚,这五个推进势力构成了支持核能发电的五个着力点。

    民主党政府完全受控于这核能发电的五个着力点,其结果是2011年夏天野田佳彦内阁的成立。野田政权首先取消了民主党在2009年大选中提出的政策主张,而与政权交替前的执政党自民党和公明党缔结了以消费税增税为中心的“三党协议”,强调从菅直人内阁的“不能做出决定的政治”向“能够做出决定的政治”的转换。

    在其背景下,批评“中央政治不作为”的新兴势力抬头,即以大阪为中心的大阪市市长桥下彻推动产生了“日本维新会”,也要占据社会政治生活的一角。

    但是,野田内阁所推进的全面撤销选举公约,以突然进行消费税增税的“三党协议”为基础的政治,显然是对政党政治的否定,是对选民的背叛。曾在2009年的“政权交替选举”中投票支持民主党的选民不再去投票,因此减少了219万张选票,恰恰是安倍晋三所率领的自民党仍然在2012年12月16日的众议院选举中取得压倒性胜利的主要原因。一个选区只能有一人当选的小选区制这种选举制度,使对民主党绝望不去投票的选民行动,直接导致自民党在投票率低下的情况下仍获得了296议席。于是,日本出现了政治上“最坏”的第二届安倍晋三内阁。

    从在日美安保体制下,改变日本国宪法第九条特别是其第二款,将自卫队变为军队,可以与美军共同行动,以及采取新自由主义的“结构改革,缓和规制”方面来看,自民党和民主党在政策上几乎没有什么不同。围绕选择哪一个的问题,以报纸、电视为首的日本媒体,一直在推进“两大政党制”和“宣言选举”。所谓“宣言选举”,是政党对国民明确提出作为政策宣言的选举公约,以此为基础接受选民的判断。到了2012年12月的大选时,选民们一眼看穿了“两大政党制”与“宣言选举”的欺骗性。

    二 从小泉内阁到第一届安倍内阁的明文改宪路线

    从1999年的统一地方选举开始鼓动的“宣言选举”,进入2003年修改《公职选举法》后各政党均开始积极面对这一问题。2005年9月,在小泉纯一郎政府推行“对邮政民营化赞成还是反对”的政治选择,即逼着选民做出二选一的“剧场选举”(即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