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4年04月 |
温州作为著名的“武状元之乡”和“中国南拳之乡”,自古以来尚武之风盛行,武术文化蕴含深远,武术传承历数千年而不衰。自1953年温州市国术研究会(即首届温州市武术协会)成立以来,迄今60周年,温州武术事业正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一 温州武术的历史底蕴与人文精神
(一)风行千年,彪炳史册
据《道藏》记载,早在“三皇五帝”时期,黄帝之师容成子即在温州华盖山修炼,并在此留下了炼丹井、容成太玉洞天等遗迹,因而温州历史上建有容成庙和容成坊。秦朝末年,越王勾践第七世孙——驺摇率兵助刘邦入关讨秦,“英毅果锐之气,百折不回”,能武善战为天下所知,被封为“东瓯王”,成了后世温州人公认的人文始祖。
历史上,温州籍武状元、武进士璀璨如星。据初步统计,温州历史上出了武进士439名、武科鼎甲29名(其中17名武状元),仅南宋一代,就有武进士305人,武状元14位,占全国的1/3。他们在抗金斗争中立下赫赫战功,留下众多军事著作,流芳史册。
(二)乱世救国,治世强身
明朝汤和曾带兵驻扎温州龙湾宁村练武、抗倭,纪念汤和事迹的风俗已经成为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稍晚的戚继光也在温州留下了抗倭的壮举,苍南金乡筑城置卫后,戚继光又两度挥军来此。为巩固抗倭已取得的成果,他留下部分士兵在金乡卫,实行军垦屯田,寓兵于农,成为今日金乡人祖先的一部分,并传承了戚家军中操练的武术。
据黄宗羲《王征南墓志铭》记载:武当张三丰创立太极拳,百年以后流传于陕西王宗,温州人陈州同是王宗的弟子,陈州同“以此教其乡人”,由是太极拳流传于温州。嘉靖间,以张松溪为最。陈州同的弟子张松溪被认为是南派太极拳的创始人。
(三)名家众多,独占鳌头
近代以来,蒋幼山、叶大密、林镜平、郑曼青、陈文征、南怀瑾等一批温籍著名武术家活跃在中国的武术舞台上,共同造就了温州武术辉煌的历史。1929年11月,在杭州召开的浙江国术游艺大会——全国首次武术擂台赛上,温州有两人任评判委员,全国二十多个省100多名选手参赛,其中温州籍8名参加,进入前30名的浙江仅2人,以南拳取胜者仅瑞安林定邦一人,名列第25。参加此次大会表演的180人中,温州籍4人。
新中国成立后,浙江省武术协会于1952年底成立,温籍陈文征当选为首任浙江省武术协会主席。1953年,温州市林镜平先生(温州医科大学创始人之一)牵头创办温州市国术研究会(即温州市武术协会前身)并兼任首任会长,是全国成立最早的地市级武术协会之一。
(四)锻造“温州武术现象”,拓展“温州人精神”
改革开放以来,“温州武术现象”在全国引起强烈的关注,成为“温州人精神”的另一个注解。温州首位武术专业研究生、温州大学教授袁镇澜先生创办温州武术院,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武术人才,包括众多的世界冠军、全国冠军。
2013年是温州武术协会成立60周年,全市各类武术活动掀起了新的高潮,“武道温州”建设主题口号日趋响亮,正在成为引领温州广大武术爱好者的共同精神感召。在温州申报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的背景下,温州市的武术理论与文史发掘工作掀起了一股新的热潮。全国首家地方性综合武术博物馆——温州武术博物馆已经申办成功,目前筹备、布展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
二 当下温州武术发展概况
(一)武术人才辈出,成为我国武术发展重要力量
温州尚武风气一直延续着强劲的发展态势,虽然在“文化大革命”等特殊的年代受到种种冲击,但是改革开放之后旋即又迎来一个兴旺发展的时期,温州市自创办温州武术院之后,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武术人才。其中包括:世界冠军、国家散打队教练尤邦孟,国家体育局武术中心原副主任黄凌海,国家跆拳道队原总教练陈立人,国家女子跆拳道队总教练卢秀栋,原国家柔道队教练、温州体校党委书记谢益中,原国家拳击队教练、温州竞技体校校长尹进飞,国家散打队教练陈养胜、中国武警跆拳道队教练黄志度等,先后取得全国、国际武术比赛冠军30多人次。这一大批温籍著名武术运动员,现在或者任国家武术管理中心、著名体育院校重要领导岗位、教练员,或者受聘海外、设馆授徒,传播中华武术,成为推动我国武术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继袁镇澜教授之后,以邓晓峰等为代表的温州市武术教练员继续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武术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