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4年04月 |
在产业转型仍不充分的条件下,新型城镇化的推进需要经济增长和环境优化的合理平衡。没有经济增长,农民市民化和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就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没有环境和生态的改善,新型城镇化就无法立足。量化评估综合承载力可以确定经济增长的上限,并进一步对新型城镇化的推进速度和模式进行准确定位。本部分采用压力-支撑力指数模型,对河北省综合承载力和分项承载力进行了量化评估,结果显示河北省综合承载力渐趋脆弱;除土地和交通设施承载力略具优势外,水资源、环境、市政设施、社会承载力明显不足。河北省应坚持市场引导与政府调节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制定和落实土地、水、环境等方面的政策措施,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
提高综合承载力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前提。新型城镇化直接针对生态质量、资源效率、社会管理水平、基础设施能力等提出了较高要求,同时它所涉及的增加城市规模和数量、优化城市结构和布局以及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等目标也间接要求提高综合承载力。以钢铁、石化、制药为支柱产业的河北经济在增加活力的同时也在逐步侵蚀资源、能源储备和环境容量,承载力大幅下降。科学评估当前河北省土地、环境和水资源等综合承载力,可以对城镇化的前提和基础进行理性判断,对城镇化的具体目标和模式进行准确定位,为制定切实可行的城镇化政策措施提供实证参考。
一 河北省综合承载力的总体评价
(一)综合承载力内涵
地区综合承载力是指在特定的政治和经济体制、技术水平及升级趋势、社会和法规环境下,地区综合功能完全发挥时其受限要素[一般而言,主要包括生态(环境容量、资源总量和质量)、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等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最大保障能力]。
(二)地区综合承载力指标体系设计
根据地区综合承载力定义,本部分将地区综合承载力一级指标分解为环境承载力、土地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地区交通设施承载力、市政设施承载力、能源承载力和社会承载力7个二级指标,每个二级指标对应若干三级指标,三级指标中有些反映了对环境、资源和社会服务的需求,可称之为压力指标;有些反映了供给能力,可称之为支撑力指标。每个二级指标包含的压力指标如表1所示,支撑力指标如表2所示。
表1 河北省综合承载力、分项承载力及其压力指标
续表
表2 河北省综合承载力分项承载力及其支撑力指标
续表
(三)评价方法和模型构建
1.分项承载力评价
(1)承载力指数的计算。
本文采用承载力指数评价分项承载力,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第t年第m个分项承载力指数值;m:1~7;t:2005~2012年。
,第m项分项承载力压力指数;i:第m个分项承载力压力指数所对应的评价指标序号。
,第m项分项承载力支撑力指数;j:第m个分项承载力支撑力指数所对应的评价指标序号。
, :为对应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
, :为各分项承载力对应指标层中经标准化后的评价指标,指标权重越大,指标对分项承载力越重要。
Fm的取值范围及经济含义如下:
①Fm<1:对应层级要素的容量宽裕,承载力良好,且F越小,承载力越强;
②Fm=1,对应层级要素承载力满载,地区经济发展没有空间;
③Fm>1,对应层级要素承载力超载,相应要素容量难以满足地区进一步发展对要素的需求,地区功能发展受限,在无外部资源输入的条件下,社会和经济活动趋减,且指数越高,承载力越弱。
(2)评价指标的标准化。
本文分析采用极差法对评价指标实际值进行无量纲标准化处理。
其中, 为第t年第m个分项承载力对应的第i个评价指标的实际取值。
(3)各指标权重系数的确定。
本文采用均方差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系数,均方差赋权法是一种客观赋权方法,可以避免评价结果的主观随意性。该方法视各单项评价指标的时间序列值为随机变量,计算其均方差,然后将均方差归一化,其结果即为各指标的权重系数。计算结果为:
2.综合承载力评价
本文采用如上所述的方法计算综合承载力指数,
Ft:第t年的综合承载力指数;
, :第t年分项承载力的支撑力和压力指数;
(四)综合承载力评价结果分析
图1显示,河北省2005~2012年的综合承载力指数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且2006年以后指数大于1,说明压力指数高于支撑力指数。
图1 2005~2012年河北省综合承载力指数
二 河北省市综合承载力基本特征
(一)河北省土地承载力分析
图2显示了土地承载力指数的波动过程,2005~2008年逐步下降且指数小于1,2009~2012年逐步上升,且2010年和2012年指数大于1,这意味着2008年前土地承载力较强且趋于上升,2008年后土地承载力趋于下降,并于2010年和2012年后跨过荣枯线,压力指数开始超过支撑力指数,承载力转弱,但由于指数值十分接近1,因此当前的土地承载力适中,政策的主要目标是遏制土地承载力下降的趋势。
图2 2005~2012年河北省土地承载力指数
1.土地利用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