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4年04月 |
本文在对已有社会分层和住房资源研究进行回顾的基础上,首先探讨了住房与社会分层的关系,得出城市青年确实已经将住房作为其内部社会分化主要标志的结论。然后通过二元逻辑斯蒂回归模型,分析先赋因素和自致因素对于城市青年住房获得的影响机制,发现家乡在一般县市的青年、北京本地青年、家庭经济状况好的青年具有明显的住房获得优势。青年虽然可以通过接受高质量精英教育完成住房上的阶层跃升,但能否接受精英教育也受到先赋因素的影响。由此推断先赋因素对城市青年人的社会分层仍起着很大作用,阶层固化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
On the basis of the review of some researches on 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housing resource,this paper,first of all,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ousing and social stratification,and gets a conclusion that house has surely become one important symbol of social stratification. This paper then uses the 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ascribed factors and self-actualized factors on urban youth’s obtaining of housing and concludes that apparent advantages lie with young people to obtain housing who meet one of three conditions,coming from general counties or cities,being Beijing locals,and having a weathy family. Though the youth are able to accomplish upward social mobility by accepting high quality elite education,whether they can accept elite education is affected by some ascribed factor in the first place. From all above,we infer that ascribed factors still have an influence on the youth’s social stratification,and social hierarchical system is consolidated to a certain extent.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提到要“打破体制壁垒,扫除身份障碍,让人人都有成长成才、脱颖而出的通道,让各类人才都有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青年人希望能在相对公平的社会环境下,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相应的回报,完成向上的社会流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现实却是,旧有利益格局固化,阶层流动性并未上升。“富二代”“官二代”凭借父辈的优势占有资源,“读书无用论”映射出自致因素的弱化。这严重削弱了青年人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社会的创新发展。因此,我们有必要研究青年人群的社会分层状况,找出影响其内部社会分化的关键因素及其发生机制,通过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促进社会流动,为青年人才营造公平公正的环境。
一 社会分层研究回顾
(一)两种理论范式
社会分层一直都是学术界的热门词。通过一个社会分层的三维空间图(见图1),我们能够全面直观地理解对分层的研究。
图1 社会分层研究的三维空间
社会分层,是指社会资源在社会中的不均等分配,也就是不同的社会群体或社会地位不平等的人对那些在社会中有价值的事物的占有,一般包括财富、收入、声望、教育等。
社会分层理论主要关注两个最基本问题,也就是社会分层的总体结构(包括状态、成因等)和人们在该结构中的位置流动(包括方向、动力等)。为了解释这两个问题,人们从不同着眼点下手,发展出诸多理论,如马克思主义、韦伯主义、新马克思主义、新韦伯主义、涂尔干主义及新涂尔干主义等。而对基本问题的研究,主要是从不同的阶级、性别或者种族出发,这方面的差异更多地表现出不同文化的价值取向和时代的要求。
马克思的阶级理论与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一直被认为是两种基本的理论模式。
马克思的阶级理论将社会分层归于物质的生产方式中,他认为社会分层的不平等反映在有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统治与被统治、剥削与被剥削等关系里,对(生产)关系的研究是其理论基点,也是分层的来源和依据。但马克思关心的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意识形态和政治问题。结构本身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阶级变动及其对社会发展演变的影响。
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其实也受到马克思的影响,但他认为阶级是由于人们的市场能力和生活机遇的不同而产生的,即市场处境决定阶级地位。韦伯提出了三元分层观——经济分层,政治分层和声望分层。他认为财富-权力-声望三者是相互联系又各自独立的,应该综合起来作为社会分层的标准。虽然没有被正式提出,还是可以在其中看到先赋和自致等概念的影子。
阶级理论比较适用于从动态方面解释大型的社会事件和社会变迁,而多元分层理论更适于解释静态的社会分层格局和个体地位的方方面面[1]。这些理论并未根据人群的年龄或教育进行区分,所以同样适用于我们对城市青年人才的讨论。
(二)中国社会分层研究
中国自改革开放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于社会分层的研究主要涵盖以下几个领域,包括阶级地位和关系,职业声望和职业分层、职业流动,收入分层,分层结构,精英社会,社会地位,等等[2]。
对于中国的社会分层影响研究,需要结合不同时代背景来讨论,因为人力资本、社会资本、政治资本及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在不同时期对个人生活的影响不同[3]。1949年后,尤其是1956年之后,中国的工资收入差距和苏联、东欧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比是最小的,这时中国社会是一个机会比较均等的社会[4]。但十年“文化大革命”却导致社会从机会平等向“非阶层化”的大平均主义倒退,决定社会阶层的因素是阶级标签,“家庭对子女获得教育和社会地位的影响”几乎被抹去[5]。有观点认为,计划经济下,“单位地位”和“职业地位”同时影响着地位获得,某种程度上,前者更具有决定性作用[6]。也有学者更强调单位“预算级别”的影响力,因为这与“允许工作组织保留备用资源的预期能力”直接相关[7]。改革开放打破了平均主义,使中国从再分配经济中的以权力为主的分层机制转向市场经济中以经济效率为主的分层机制。这使得市场效率、人力资本的经济回报、企业家地位等都获得提升,工人阶级政治地位下降,体制内权力发生贬值[8]。而1993年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极大地刺激了市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