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北京市社会组织服务管理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汤道刚 出版时间:2014年04月
    摘要:

    通过探讨近年来北京社会组织的发展态势,对北京社会组织服务管理改革创新的具体数据与措施进行分析,总结了北京社会组织发展的特点。针对北京社会组织服务管理面临的形势与挑战,提出了初步解决思路与对策。

    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trend of development of social organizations in Beijing from 2012 to 2013,and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organization in Beijing through the analysis on the specific data and the reform measures.Meanwhile,this article proposes some ways to solve the problems in the service and management for challenges facing in the practice.

    党的十八大对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根据党的十八大精神,《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明确提出了“更好发挥社会力量在管理社会事务中的作用”的要求。2013年7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放开市场准入,释放改革红利,凡社会能办好的,尽可能交给社会力量承担,加快形成改善公共服务的合力,有效解决一些领域公共服务产品短缺、质量和效率不高等问题,使群众得到更多便利和实惠[1]。从中可以看出党中央、国务院推动社会组织体制改革的坚定决心。北京市委市政府在成功举办奥运会和残奥会、圆满完成国庆60周年庆典活动后,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推进社会建设和加强社会服务管理创新的决策[2]。随着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首次专门设立单章阐述未来五年我国加强社会组织建设的工作思路,首都各界对社会组织的关注日益升温,推动社会组织发展成为共识。

    一 当前北京市社会组织发展态势

    (一)社会组织规模不断扩大

    截至2013年9月底,北京市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8438家,其中,社会团体3536家,民办非企业单位4642家,基金会260家。除此之外,还有社区社会组织14653家,以备案制等形式存在着的高校社团组织3682家,驻京国际非政府组织247家,以及大量的“草根组织”。综合计算,全市社会组织累计超过3万家(参见图1)。2012年底,全国依法登记的社会组织49.2万个[3],依此计算,北京市社会组织所占比例估计超过1.72%。

    图1 截至2013年9月北京社会组织发展基本情况

    从组织质量上看,北京社会组织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具体表现在三方面:一是与发达国家社会组织相比,社会组织数量总体偏少,发达国家每万人拥有社会组织的数量一般超过50个[4],而北京市目前2000余万的常住人口,拥有的社会组织数量仅为3万多个,每万人拥有社会组织15个,这一水平虽然高于全国每万人3.8个社会组织的平均水平,但是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甚至低于某些发展中国家。二是社会组织总收入来自政府财政投入的比例偏低,以官方统计的全国财政投入比为参照,2012年占比仅为5.2%左右,远远低于德国的65%、英国的45%、美国的40%、印度的36%[5]。三是经费紧张、人才缺乏、能力较弱的现状没得到有效缓解。同期,美国社会组织的慈善捐赠总量是我国的近24倍,可以看出当前北京社会组织的发展规模、社会创造力和经济贡献程度与西方国家仍有一定的差距[6]

    (二)社会组织规范化程度不断提高

    随着社会组织规模的不断扩大,对社会组织进行规范化建设不仅是优化政府监督管理的需要,更是推进社会组织自身发展的要求。“市场能办的,多放给市场。社会可以做好的,就交给社会”,年初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明确提出到2017年基本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7]。具体如下:

    首先,北京市先后印发了《关于构建市级“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体系的暂行办法》《关于落实〈首都社会服务管理创新行动方案〉进一步发挥“枢纽型”社会组织作用的通知》《关于推进“枢纽型”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的工作意见》,健全完善了“枢纽型”社会组织运行机制,进一步加快政社分开,使社会组织体现专业作用和服务特色,真正实现自主发展。

    其次,健全工作网络,扩大工作覆盖面。北京市妇联于2011年在全国率先成立了社会工作部,将全市933家妇女组织纳入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分类指导,制定了《北京市妇联组织关于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推进社会建设的工作意见》,建立完善北京市妇联社会组织联席会议等制度,建立社会组织服务基地,充分发挥枢纽型社会组织的作用[8]

    最后,推出民主选举、会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重大活动备案报告、信息披露等一系列管理制度,指导社会组织建立和完善内部规章制度,优化组织运行机制;推行等级评估制度,对社会组织工作实行全面客观评估,及时淘汰不合格社会组织,以达到优化社会组织管理的目的。

    (三)社会组织品牌效应和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

    北京市社会组织已经形成遍布城乡,覆盖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劳动、科技、体育、卫生、民政、中介服务等多个领域,社会组织在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服务等方面所形成的巨大品牌效应和社会影响力,使其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仅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