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济源文化产业滞后原因探析及对策建议

    作者:李孟舜 出版时间:2014年04月
    摘要:

    济源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厚重,具备发展文化产业的基础优势,但长期以来偏重工业的经济模式造成文化产业起步相对较晚,发展较慢。究其原因,文化投入总量少、产业结构失衡、文化消费水平较低、资源开发利用滞后是造成这一困境的主要因素。面临一系列现实机遇与挑战,济源文化产业加速发展势在必行。应针对济源的实际情况,找到自身的比较优势,采取培育主导产业、重点项目带动、提升科技创新水平等措施,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

    Abstract:

    Jiyuan have rich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and have basic advantag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ndustries. Therefore,the economical model which relies heavily upon traditional industry caused the lagging cultural industry in Jiyuan. Such as the few cultural investment,imbalance industrial structure,low-level cultural consumptions,backward use of cultural resources are the main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this dilemma. Facing on those kinds of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Jiyuan’s cultural industries could achieve accelerated development. According to this case,Jiyuan could find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s and use different ways like bringing up the leading industry,improving the technological level to break thought development bottlenecks.

    一 济源文化产业现状及发展滞后原因

    随着文化强省战略目标的推进,河南省文化产业已经形成了跨越第二、三产业,涵盖国民经济120个行业较为完整的产业发展体系,具备了较好的产业基础。近年来各地市着力培育文化市场主体,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显著提升。在一些文化产业发展较快的地市中,文化产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亮点,成为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着力点和提供就业机会的重要行业,为促进当地经济增长、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济源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1.经济基础及居民文化消费情况

    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上升,城乡居民家庭在教育文化娱乐方面的支出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化。2012年,济源市人均GDP达到64810.70元,标志着居民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强。2012年,河南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20443元,比上年增长12.4%。同时,济源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240元,同比增长12.9%,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12年,济源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4594元,比2011年增长17.1%。构成居民消费的八大类支出中,交通和通信类、教育文化娱乐类、医疗保健类、其他商品和服务消费支出增长较快,其中用于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1729元,比2011年增长14%。

    2.文化产业总量及行业情况

    作为河南最年轻的城市,丰富的自然资源造就了济源雄厚的工业基础。与此同时,济源也是文化资源异常丰富的历史文化名城。然而,长期以来偏重工业的经济模式造成济源市文化产业的起步相对较晚,发展较慢,远远滞后于经济发展。2011年济源市文化产业增加值2.31亿元,占GDP比重的0.62%;2012年济源市文化产业增加值为3.02亿元,占GDP比重为0.7%。截至2013年9月,济源市共有各类文化经营单位453家,从业人数约为3960人,其中文化传媒公司17家、网吧72家、歌舞娱乐场所22家、游艺娱乐场所15家、出版物经营单位142家、演出经营单位9家、各类演出剧团46家、印刷装潢经营单位126家、旅游工艺品制作公司4家。根据济源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目前文化产业法人单位中没有一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考虑到济源市的人口规模,即使将这一数据与其他省直管县相比,仍然排在兰考、巩义、滑县和邓州之后。尽管济源市文化产业发展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但与济源市同期GDP总量的迅速增长相比,文化产业的增长较为缓慢,这一数据也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济源市文化产业的发展形势的确不容乐观,这一发展现状不但与济源工业的迅速发展对比鲜明,与省内文化产业发展较好的地区更是相去甚远,济源市文化产业需要尽快加大步伐,迎头赶上。

    3.与其他省辖市的比较情况

    文化产业是决定区域文化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构成了区域文化综合竞争力中的“硬实力”,也是未来促进济源市产业转型升级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尽管济源市委、市政府近年来在文化事业方面加大投入,有了一定成效,但由于济源市文化产业发展滞后的现状直接影响了济源市文化竞争力的有效提升。根据河南省社会科学院2014年1月发布的《河南省区域文化竞争力分析评价报告》显示,2010~2012年,河南省各省辖市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和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当地GDP的比重呈逐年上升趋势,文化产业规模逐步扩大,但各地市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发展质量并不均衡。2012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当地GDP的比重超过2%的有开封、许昌、郑州、焦作、南阳、新乡6个省辖市。而济源市在2010~2012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连续三年在全省均排末位。2012年河南省18个省辖市文化竞争力综合排名中排名第14位。

    (二)文化产业滞后原因探析

    1.文化投入总量相对较少

    济源的工业起步较早,20世纪50年代即以“五小工业”闻名全国。改革开放以来,济源大力实施“工业立市、工业富市、工业兴市、工业强市”的发展战略,工业经济迅猛发展,形成了以钢铁、铅锌、建材等为主体的重工业产业基础,使济源由一个偏远的山区农业县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城市。经济基础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但由于长期以来文化建设经费不足,欠账较多,造成了济源市的文化产业底子薄、基础差、小散乱的困境。根据《济源2008~2012年统计年鉴》显示:济源市5年来用于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的投资额从2007年的7590万元增长到2011年的11212万元,但与此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