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厦门经济特区发展报告

    作者:刘伟丽 出版时间:2014年04月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厦漳泉”2012年同城化发展模式研究,然后介绍了2012年厦门岛内外一体化研究,之后介绍了2012年海峡两岸自贸区发展研究,随后介绍了年厦门城市创新体系建设研究,最后进行了2013年厦门经济特区发展展望。

    一 “厦漳泉”2012年同城化发展模式研究

    中国目前工业化、城镇化、城市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发展,同城化(urban integration)成为区域之间紧密合作的新的发展战略。同城化的首次实践来自2005年《深圳2030城市发展策略》中提到的深圳-香港同城化合作,随后国内其他各省也积极进行同城化合作模式的探讨。2011年9月8日厦门、漳州、泉州正式签署《厦漳泉大都市同城化合作框架协议》,[1]厦漳泉同城化合作进入飞速发展的阶段。

    具有“闽南金三角”之称的厦门、漳州、泉州是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之外的第四大沿海区域经济体,隶属于福建省,东接台湾海峡,南接潮汕地区,2012年末厦漳泉三市户籍统计总人口数为1366.55万人,占全省人数的38.18%,地区生产总值为9530.79亿元,占全省的48.38%,其中第一产业产值占全省的28.50%,第二产业产值占全省的51.19%,第三产业产值占全省的49.23%;三市的出口额为6476489万美元,占全省的66.20%,三市的进口额为4464977万美元,占全省的76.84%,2012年厦漳泉同城化合作进展迅速。

    (一)“厦漳泉”同城化合作模式探讨

    厦门全市土地面积1699平方公里,受土地资源禀赋的限制,产业基础薄弱。漳州土地面积12600平方公里,泉州土地面积11015平方公里,土地资源禀赋丰富。在整合三地资源方面,可以将厦门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转移到漳州、泉州。技术密集型的产业、总部基地、研究开发基地转移到厦门,合理规划产业的转移,充分利用产业集群的外溢效应,融入海峡两岸经济区的发展,实现“厦漳泉”三地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厦漳泉”三市的综合竞争力,实现三地资源互补、协同发展的区域经济合作方式。

    (二)“厦漳泉”同城化产业协调整合

    厦门主要在现代服务业、电子信息产业、旅游业和港口物流业等方面具有产业优势。厦门2012年的进出口额达到7449655万美元,远远超过其他两市,对外贸易发展水平较高(见表1)。泉州的第二产业发展水平较高,2012年第二产业产值达到2890.41亿元,特色产业最为突出,如安溪铁观音、德化陶瓷、晋江鞋业、石狮服装、南安石材、惠安石雕等,但是这些特色产业中的企业大多为中小企业,缺少具有规模经济的大型企业。漳州地区土地面积最大,第一产业发展最快,2012年第一产业总额达到320.45亿元,占三市的63.29%,在整个福建省仅次于福州市,占福建省的18%。食品加工、材料、能源是主导产业。可以看出三地产业错位发展,为三地的协同合作打下了天然的基础。厦门积聚了优越的要素、人才、国外技术,发挥对外窗口的作用,需要泉州和漳州货物产业的支撑,漳州的农产品需要泉州和厦门的市场,泉州的特色产品需要厦门的对外平台和漳州的市场。

    表1 2010~2012年厦门、漳州和泉州国民经济指标数据

    续表

    1.第一产业的专业化整合

    漳州在农业生产上具有天然的优势,漳州是国家级外向型农业示范区,成立了海峡两岸(漳州)农业合作示范区。厦门的农产品加工能力较强,厦漳两地在农业上可以实现产业链上的紧密合作,促进两地的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和商品化进程。

    2.第二产业的专业化整合

    厦门以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泉州民营经济发达,特色产业链群突出。通过积极开展异质竞争,充分利用各自的比较优势,形成优势互补,促进产业转型和升级。厦门继续专业化发展电子和机械产业等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高新技术产业的集群效应;漳州继续专业化发展石化产业,并形成产业基地;泉州继续专业化发展服装、石材、茶叶等特色产业,重点打造产品的品牌形象。

    3.第三产业的转移、转型和升级

    厦门第三产业的产值较高,2012年第三产业的产值达到1426.02亿元,具有发展服务业的优势,应重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金融产业、物流产业和旅游业。泉州的第三产业产值最高,2012年达到1651.72亿元。“厦漳泉”三地都有丰富的旅游资源,通过旅游资源的整合,合作开发三地的旅游项目,以推进三地整体旅游业的发展。

    (三)“厦漳泉”同城化政府积极引导

    对“厦漳泉”同城化制订科学发展规划具有借鉴意义的有《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福建省城镇体系规划》和福建省的“十二五”规划等国家和省级的规划。同时厦门、漳州、泉州都制订了自己的发展规划。“厦漳泉”三市应将各自城市的发展规划进行融合,聘请国内外专家对三市中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