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4年04月 |
合作共建园区是优化区域要素配置的有效途径,是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之间产业有序转移和科学承接合作的一种新的重要模式。近年来,皖江示范区利用其区位优势和示范区规划赋予的相应先行先试权,积极与沪苏浙等发达地区进行交流与合作,在园区合作共建及集群式产业承接或产业链招商方面,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开展多种形式的园区合作共建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有效地促进所在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推进了皖江示范区建设,也为其他地区探索园区合作共建提供了宝贵经验,谱写了科学承接产业转移的新篇章。
一 皖江示范区合作共建园区的发展现状
(一)合作共建园区基本情况
根据2013年有关调查数据整理分析,目前安徽省拥有各类合作共建园区111个,其中皖江示范区90个(已建成9个、在建71个、处于前期工作阶段10个),占全省80%以上。从合作地域看,跨境合作(包括台湾)4个,跨省合作35个(其中与沪苏浙地区合作23个、与其他区域合作12个),省内合作51个。皖江示范区各类合作共建园区已经取得了明显的合作成效。据不完全调查统计,截至2012年底,90个合作共建园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32.3亿元,规划面积274.4平方千米,建成面积90.5平方千米,入驻企业1482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69户)。其中,2012年实现工业总产值971亿元、引资到位资金544.7亿元、财政收入48.6亿元、税收26.8亿元(见表1)。
(二)合作共建园区发展特点
为便于分析和总体把握皖江示范区合作共建园区的发展现状及其规律特点,本文按省内合作园区和省外合作园区归类,并将4个跨境合作园区并入省外合作类,逐一列出相应园区名录及其简况(见表2、表3)。
通过对表1、表2和表3的综合分析,可以看出皖江示范区园区合作共建具有如下特点。
1.战略“平台”的带动效应
如前所述,全省合作共建园区80%以上集中在皖江示范区,是其快速发展期。从批准时间看,2009年以后开始建设的有53家,占了近60%,其中跨省合作园区几乎都是2009年之后开始建设的,说明皖江示范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合作共建园区的数量迅速增加,充分体现出示范区战略“平台”的带动效应。
表1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作共建园区基本情况
表2 皖江示范区省内合作共建园区名录一览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表3 皖江示范区省外(境外)合作共建园区名录一览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2.合作类型丰富多样
从合作地域看,包括跨境、跨省、省内及市域内等多个层次;从合作主体看,有企业与园区、企业与政府、企业与企业、协会与园区、学校与园区、园区与园区、园区与政府、政府与政府等多种合作方式,其中以企业与园区方式合作最多;从合作共建模式看,有园中园、共建园,也有项目合作、交流合作和飞地经济等,其中以园中园模式最多。
3.合作地域对象的差异性
合肥、芜湖和马鞍山等相对发达城市的共建园区主要是省内合作共建类型。这些市区拥有产业基础较好的产业园区,如合肥高新区、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芜湖高新区、马鞍山经济开发区等国家级开发区,具备向外扩张的能力和需求,与各自所处市域内的其他园区合作共建,易于配套协作,市内其他园区也因操作简单易行愿意与其合作共建。所以,相对其他市区而言,这些市区寻求跨省合作的意愿要低。
4.“两翼”发展的桥头堡效应
滁州市和宣城市作为皖江示范区空间战略布局的重要“两翼”,由于分别紧邻江苏和江苏、浙江的有利区位,成为安徽省有效承接长三角区域内产业转移和园区合作共建的桥头堡,全省最具规模和有影响力的合作共建园区都集中在这两市,如苏滁现代产业园、郎溪中国经都现代产业园、郎溪无锡工业园等。滁州市合作共建园区数量最多,所辖各县区几乎都有,有的开发区(如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天长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甚至是“一区多园”,而且跨省合作以江苏为多;宣城市与浙江、江苏两省都有合作的共建园区,数量不多但规模和影响力较大。特别是宣城市郎溪县,除了已与江苏无锡和浙江海宁开展合作共建园区外,正积极与上海对接推进白茅岭农场土地的合作开发利用,省际园区合作共建涵盖了皖苏、皖浙和皖沪三种合作类型,尤其是近年来通过大力推进园区合作共建和集群式、产业链式的有效招商,带来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大发展,被誉为“郎溪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