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4年04月 |
创建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是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湖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顺应时代发展,夯实新型工业化发展基础的重大举措,是推进新型工业化步伐的重大管理创新。示范基地的创建,有力推动了传统优势产业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促进了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引导产业集约、集聚发展。
一 湖南示范基地创建的主要成效
1.产业规模不断提升
2012年全省31个示范基地实现工业增加值2481.75亿元,同比增长19.2%,高出全省工业增加值增速5.7个百分点。工业总产值9555.02亿元,同比增长22.1%。其中,11个国家级示范基地工业总产值6239.56亿元,同比增长16.9%;工业增加值为1710.91亿元,增长15.4%。同时,完成税收429.96亿元,同比增长24.6%,占全省财政收入的14.7%;实现利润361.2亿元,占全省规模企业利润的27.3%;固定资产投资1721.95亿元,连续三年保持25%以上的增速;就业人员达到117.55万人,比2010年增加了近40万人。
2.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2012年31个示范基地研发人员数量为7.46万人,占从业人数的6.4%。研发投入达到188.9亿元,连续两年增速超过30%。11个国家级示范基地主导产业有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或研发机构207个,比上年增加30个,平均每个基地有19家。全年实现有效发明专利7648个,增长16.3%,其中11个国家级基地有效发明专利5011个,占基地总数65.5%。株洲高新区研发的世界首台储能式现代城市有轨电车以及时速380公里的新一代高速电动车组传动系统,代表了世界一流水平。衡阳高新区深井油管、深海油管、核电油管等具有世界领先的核心技术,相关产业国内市场占有率达75%。湘潭高新区研发的大型齿轮减速器轻量化及降噪技术,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和市场垄断。
3.“两型”发展再上台阶
2012年11个国家级示范基地单位电耗创工业增加值平均水平为28.5元/千瓦时,同比增长9.6%。31个示范基地单位土地平均投资额为3652.24万元/公顷,同比增长13.6%,其中11个国家级示范基地单位土地平均投资额为4007.1万元/公顷。31个示范基地单位土地平均产值5264.1万元/公顷,同比增长17.8%。长沙经开区工程机械产业示范基地平均每平方公里投入5亿元,单位面积投资密度接近沿海地区,其核心企业三一集团的泵车国内市场占有率达95.5%。从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来看,31个示范基地中有27个能耗水平下降,其中平江工业园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了20%;从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来看,31个示范基地中有26个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其中湘潭高新技术开发区下降16%。从工业“三废”排放达标企业数量来看,31个示范基地达标数量为4860个,比上年增长12.1%。
4.品牌塑造佳绩频传
2012年31个示范基地中主导产业年产值亿元以上企业数量666个,同比增长18.1%。其中,11个国家级示范基地年产值亿元以上的示范企业数量为377个,同比增长12.9%。长沙经开区围绕工程机械,做大做强了三一集团、中联工起、山河智能、铁建重工等知名企业,长沙工程机械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三一集团和中联重科稳居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10强。株洲高新区围绕轨道交通,培育了电力机车、时代集团、南车电机等大型企业,株洲轨道交通品牌享誉全球,企业国际化发展态势明显。湘潭经济技术开发区围绕汽车及零部件,引进法国佛吉亚、美国塔奥、日本美达王等配套企业,推动吉利汽车跨越发展,吉利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5.两化融合顺利推进
示范基地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推动了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11个国家级示范基地信息基础设施最为完备,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企业管理、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主要环节信息化应用水平不断提升。国家级基地大中型企业数字化设计工具普及率为90%,电子商务交易额788.59亿元,同比增长27.3%。株洲董家塅高科技园(军民结合)推动园区内规模企业90%以上采用ERP管理信息系统和集成制造系统,对人事与财务管理、进销存、物流和生产过程、质量实行在线控制,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娄底经开区2012年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380亿元,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68.2%。
6.公共服务平台增多
公共服务平台在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提升科技实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方面有积极作用,已经成为示范基地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2012年31个示范基地有各类公共服务平台198个,比上年增加35个,增长21.5%。国家公共服务平台29家,增加3家。湘潭高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