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4年04月 |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信息化进程的推进,编制区域信息化规划已成为推进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前瞻性工作。信息化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前者的专业性、技术性更强。信息化规划又不等同于行业规划,它更具有全局性,涵盖经济、社会、政务等各个层面。当前,我国信息化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要求区域信息化规划编制更加紧密联系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此我们需要研究区域信息化规划编制的理论和方法。本文针对地方区域信息化规划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如何把握区域信息化规划中的重点问题、突破难点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
一 区域信息化规划重点分析
(一)深入分析信息化规划编制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信息化规划编制和应用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区域信息化规划编制内容雷同,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脱节。从信息化规划的基本内容看,主要为信息产业发展、信息技术应用、信息资源开发和信息化安全保障,基本框架变化不大;但是,各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都有各自的特点,其信息化规划作为服务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子规划,体现区域发展特色和优势不够,同质性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二是信息化区域规划编制理论指导不够。当前我国大多数信息化规划都是建立在静态的定性分析方法基础上,没有采用区域规划的模型、理论进行指导,随意性较强,缺少前瞻性和科学性。三是区域信息化规划的编制过程程序化不够,没有按照区域规划的要求进行编制的过程控制。
(二)准确把握信息化规划的定位
区域信息化规划的定位要准确把握三个方面。一是支撑性。信息化规划是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组成部分,信息化规划一定要体现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支撑。由于各地的资源、经济发展条件存在差异,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目标、产业结构和布局都会有不同,区域信息化规划必然有各自的特殊性,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反映出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二是技术性。信息化规划的特点是专业性、技术性很强,技术结构很完整,层次很分明。从基础设施建设到信息资源开发,从公共平台搭建到应用系统的实施,从各自业务的需求目标到协同互动的互联互通,都充分体现了信息化建设的完整技术体系,信息化规划必须遵循其必然的技术属性和逻辑关系。三是前瞻性。规划时间跨度大,区域信息化规划的期限一般都在5~10年,必然要求规划方案有明显的前瞻性。信息化规划由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其前瞻性尤为重要。特别是信息化基础设施、公共应用支撑平台等更要充分论证其超前性、科学性和有效性,以满足“大处着眼”(Think Big)、“小处着手”(Start Small)、“快速扩展”(Scale Fast)的信息化建设的需求。
(三)正确应用区域信息化规划理论
1.区域规划的相关理论与方法
区域规划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的理论跨越了很多领域,包括经济学、地理学、环境科学、资源科学等,既包括与空间相关的理论,又包括与时间相关的理论。从区域规划现有模式来分析,区域规划基本上是三种类型。一是自上而下强制型。这类规划基本是计划的代名词,强调上下的一致性和权威性,国家具有完善的区域规划编制及保障体系,地方按照强制性的指令性计划完成填充式作业。但各地基础条件和发展水平差异太大,这难以满足地方的需求,缺乏可操作性。二是自下而上放任型。过分强调个体,弱化上级规划的控制,易导致“坐井观天”,缺乏整体性。三是控制与引导双轨型。这类规划要求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力量之间进行磨合、平衡,通过权威的规划、完备的法规、开放的体系、市场化的经济手段等,将控制与引导较好地结合起来,基本保证了区域规划由编制到实施的一致性。区域规划的基本方法包括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及定性定量综合分析。定性分析主要包括系统法、传统综合法、比较法、SWOT分析等。系统法是区域规划最基本的方法,通过系统目标分析、系统要素分析、系统环境分析、系统资源分析和系统管理分析,准确诊断问题,深刻揭示起因,有效地提出解决方案。其基本方式为:收集资料→整理加工→分析→综合归纳→形成结论。定量分析主要是数学模拟法。利用计量方法和数学模型通过计算机分析软件对定性研究的成果进行计算分析,得出定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