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年01月 |
本年度,奥地利执政两党正式决裂,大联合政府解体。在外交上,奥地利积极推动欧盟与俄罗斯及中东欧国家发展伙伴关系。瑞士加入《申根协定》,其与欧盟的关系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奥地利
(一)内政与外交
1.社民党内的领导危机与大联合政府的解体
在2006年10月奥地利举行的国民议会选举中,社民党和人民党分别获得议会183个议席中的68席和66席。经过多轮谈判,两党于2007年1月达成联合执政协议,并于2007年1月11日正式组成新一届奥地利政府。然而大联合政府成立至今,两党执政理念的分歧日渐明显,尤其是在欧盟政策方面观点不同,致使一些计划中的改革举措久拖不决或无法实施,在许多重大问题上也难以达成共识。种种因素严重影响了联邦政府的执政能力。
与此同时,社民党内的领导危机频频爆发,关于罢免现任总理古森鲍尔的党主席职务及对联邦总理宝座的争执也愈演愈烈。在2008年6月16日举行的党内主席团会议上,社民党终于推举出奥地利交通、创新和技术部部长维尔纳·菲曼为新任主席,并提出在欧盟问题上要通过全民公决来决定奥地利未来的欧盟政策的议案,例如对土耳其加入欧盟的决议等。该议案已经通过了奥地利国民议会的审议。但是,人民党对此表示强烈不满,不同意修改既定的欧洲政策,并进一步认为两党的联合执政已经不可能继续下去,应该提前举行大选以摆脱这一困境。
2008年7月7日,人民党正式宣布与社民党决裂,执政一年半的奥地利大联合政府宣告解散。7月8日,奥地利国民议会各议会党团达成一致,将于9月28日提前举行大选。社民党新任党主席菲曼将代替前任主席、奥地利现任总理古森鲍尔,作为社民党的总理候选人参加即将到来的奥地利大选;奥地利大联合政府下台后,古森鲍尔将不再担任任何政治职务。然而,社民党内部还存在结构性问题,并不能靠简单地更换总理和党主席人选来解决。
2.奥地利积极推动欧盟与俄罗斯和中东欧国家的伙伴关系
2008年8月格鲁吉亚和俄罗斯发生冲突后,奥地利认为,在目前形势下,欧盟与俄罗斯继续合作并确立彼此之间的合作与伙伴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解决格俄冲突中,应尊重国际法准则,并力求和平解决冲突。同时,欧盟只有坚持共同的外交和安全政策才能在冲突解决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奥地利联邦总理古森鲍尔在布鲁塞尔参加欧盟特别首脑会议时表示反对欧盟中断与俄罗斯有关建立伙伴关系框架协定的谈判。由于格鲁吉亚与俄罗斯之间的冲突,现在与俄罗斯谈论伙伴关系的气氛“的确不佳”,但欧盟与俄罗斯的合作符合双方的利益。从历史上看,只有进行建设性对话才是正确道路。古森鲍尔说,欧盟不应对俄罗斯使用过激语言,也不应制裁,对俄罗斯的任何威胁都是“不明智”的。欧盟的立场必须是“与俄罗斯进行理智的对话”。奥地利支持欧盟向格鲁吉亚派遣民事观察员的设想,欢迎一切非军事性的步骤,尤其是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奥地利方面已宣布,将向格鲁吉亚危机地区提供35万欧元的援助。
奥地利在南奥塞梯危机中的态度与行动符合奥地利在处理与中东欧国家关系上的一贯立场。由于地缘和历史、文化渊源等因素,奥地利十分重视与中东欧国家的关系,主张以传统关系为基础,以欧盟东扩为契机,与中东欧国家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奥地利始终重视与俄罗斯的关系,十分看重俄罗斯在实现欧洲和平、稳定和发展方面的“关键作用”,在推动欧盟与俄罗斯建立全面合作关系的同时,积极谋求加强奥俄双边关系。
在经贸领域,奥地利与俄罗斯两国贸易呈现相当的互补性,俄罗斯是奥地利最大的能源供应国,奥地利对俄罗斯输出机械设备、钢材、药物制剂、纸、食品、家具和服装等。2007年奥地利对俄罗斯出口增长15%,达到26亿欧元,创出历史新高。奥地利希望2008年对俄罗斯出口突破30亿欧元大关。目前有350家奥地利公司在俄设立了代表处和子公司。
(二)经济
1.持续发展的经济形势
继2006年取得3.4%的经济增长之后,2007年奥地利经济年增长3.1%,依旧高于欧盟成员国的平均增长率(2.9%),欧元区15国的平均增长率(2.7%),以及世界经合组织成员国平均增长率(3.0%)。2007年,奥地利GDP为2708.4亿欧元,比上年增长5.3%;人均为32570欧元,比上年增长4.8%。2005~2007年,奥地利的GDP增长始终保持稳定,年增长率均在5个百分点左右;近三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