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后“撤点并校”时代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建设

    作者:刘胡权 出版时间:2014年05月
    摘要:

    2012年以来,全国各地落实国务院文件精神,着手恢复和建设小规模学校。在改善办学条件、创新教育管理模式、补充及稳定小规模学校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密切与社区关联等方面作了不同的探索和实践。这些探索和实践为未来建设农村小规模学校奠定了政策基础。

    Abstract:

    The spirit of profile of the State Council has been implemented throughout the country to restore and construct small schools since 2012. Local regions tak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s related to school conditions improvement,innovation of education administrative mode,supply and stabilization of small school teachers,teaching quality improvement,and closeness to community. Th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s laid the poli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mall rural schools in the future.

    2012年9月7日,国务院发文《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坚决制止盲目撤并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暂停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撤并,要求采取多种措施办好村小和教学点,解决学校撤并带来的突出问题。由此,我国农村教育停止了长达10年的大规模撤并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进入后“撤点并校”时代。截至2012年,全国共有155008所乡村小学和62544个教学点。[1]

    在后“撤点并校”时代,如何按照《意见》的要求,建设好这些小规模学校,成为农村教育的一个热点和难点。2013年,21世纪教育研究院在香港乐施会的支持下,针对全国各地恢复和建设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案例展开调研,了解农村小规模学校的生存现状以及各地采取的改善措施。

    一 落实国务院文件精神,恢复小规模学校

    2012年以来,各省分别发文暂停学校布局调整,制定新的农村学校布局调整规划,恢复必要的小规模学校,保障农村儿童就近入学。

    2012年10月,重庆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的实施意见》,明确学校服务半径,要求每5000个居民布局一所幼儿园,每2万人有一所小学,每3.5万人有一所初中,每8万人有一所普通高中。在校学生有10人左右的村小或教学点原则上不得撤并。

    福建省规定现有农村小学和教学点原则上不再撤并,农村小学中、低年级学生原则上不安排在寄宿制学校寄宿;在交通不便的农村边远地区,将继续保留在校生数小于100人的农村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并通过经费拨付、师资保障、装备配置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加强学校软硬件建设,促进这类学校从“小而差”向“小而优”转化。

    徐州市自2012年起,启动农村中小学布局优化工程,计划用3~4年时间,预计投入19.5亿元,新建、改扩建农村中小学213所,全面消除覆盖范围5千米以上的义务教学区,保障就近入学需求。睢宁县政府批拨经费1264万元,专项用于恢复农村13个小学教学点,有效解决家校距离5千米以上约1000名以上学生的就近入学问题。

    湖北红安县计划每年新建、改建30所教学点。2010年兴建农村教学点35所(其中新建6所,改扩建29所),投入资金379.9万元,平均每所学校建设费用为10.85万元。自2012年起,河北丰宁县完成了74个教学点(幼儿园)的标准化改造和建设。湖南泸溪县每年拿出危房改造资金300万元,以及义务教育的维修基金,2012年投入了660万元,扩建47所村小,2013年改造了27所村小。

    湖北襄阳、十堰等地2013年秋恢复400余所(个)农村小学和教学点,“流动花朵”返乡上学。老河口市目前已经恢复2个教学点,近几年共计划恢复2所小学和9个教学点。湖北房县恢复重建2005年停办的13个教学点,解放了189位陪读妈妈,338名学前班学生、小学低年级学生告别寄读生活,每天可以回到家中亲人身边。中村和小裕的2个教学点分别投入经费50万元。

    各地恢复重建小规模学校的模式,一是政府主导,投入财政经费;二是政府与农村共建,如河北省丰宁县教学点的改建主要由村委会出资;三是村民自行恢复;四是社会组织参与重建。

    二 改善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实践探索

    农村小规模学校存在的问题具有共性。一是地处偏远,办学条件恶劣,缺乏基本的教学设备设施。二是办学经费难以保障。三是教师年龄老化、难以补充和更新。因而,与恢复改建相比,更艰巨的挑战是如何提高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教学质量。各地已经有不同的探索和实践。

    (一)改善办学条件,保障基本需求

    1.开展“农村教学点(幼儿园)标准化建设”

    2012年5月20日,河北省丰宁县教育体育局下发了《关于印发〈农村教学点(幼儿园)标准化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各学区总校、中心校和乡镇中心小学按照相关方案,以及相应的建设标准、配备和保教标准、管理标准和教学管理标准的要求,协调各乡镇、村认真组织实施村教学点(幼儿园)的标准化工程。该《方案》明确而具体地列出了2012年各乡镇的教学点改造或新建的目标和任务,要求到2013年全部的教学点(幼儿园)完成标准化任务。整个工程由县教体局制定标准,再由各学区总校制订本区域教学点标准化建设分年度计划和各校点具体建设计划,上报教体局。之后由教体局成立工作组,按标准考查、审核和批准各校点具体建设计划和设计方案,再由各学区总校、中心校联合各乡镇、村组织资金筹措和开工建设。最后由教体局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