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4年05月 |
商贸流通业竞争力是一个相对概念,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相比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商贸流通业在市场竞争中所表现出来的综合优势和发展潜力,集中体现了一国(或地区)商贸流通业和经济的发展水平。
一 河南省商贸流通业基本情况
近年来,河南省商贸流通业持续、快速发展,对扩大消费、引导生产和拉动经济增长的先导作用进一步增强,已成为河南省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1.商品流通规模不断扩大
2013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276.6亿元,比2003年增长3.8倍,2003年以来全省消费规模稳居全国第五位,2003~2013年年均增长17.1%,高出全国同期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
2.产业贡献度进一步增强
2012年全省商贸流通业增加值2776.18亿元,占全省第三产业增加值的30.31%,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9.38%;从业人员752.4万人,占全省从业人员的12.0%,比2003年提高5.5个百分点。
3.商品市场体系日益完善
全省初步形成了结构合理、功能齐全、竞争有序的多层次市场体系。随着社区“双进”工程、“放心早餐工程”、菜市场改造、“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超对接”等惠民工程的实施,城市商业资源进一步优化,形成了市级商业中心、区域商业中心和社区商业三级网络体系;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2012年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180个,摊位数134510个,实现成交额2474.7亿元。
4.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
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向多行业迅速扩张,超市、便利店、购物中心等业态快速发展,各类业态融合创新步伐明显加快,一批流通企业在竞争中快速崛起。2012年,全省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门店总数5370个,实现商品销售额806.1亿元;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973.0亿元,占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4%,比2004年提高16个百分点。
5.开放水平不断提升
全省商贸流通业利用外资不断加快,沃尔玛、家乐福、大润发、百思买、百胜等世界500强企业,卜蜂莲花、百盛、宝龙等著名外资零售企业,以及大商、万达、国美、永乐等国内大型商贸流通企业相继在河南加快发展。2012年全省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中港、澳、台及外商投资企业88家,实现商品销售额214.7亿元,占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的5.1%。
二 区域商贸流通业竞争力比较
商贸流通业竞争力是衡量一国或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提升商贸流通业竞争力,就必须明确河南省商贸流通业竞争力在全国及中部六省的地位,正确认识商贸流通业竞争力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1.商贸流通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本着科学性、针对性、系统性、可操作性的原则,本文选取6个一级指标(产业规模、产业组织、产业效益、现代化水平、发展潜力、基础设施)和17个二级指标(见表1),对商贸流通业竞争力进行评价分析,力求客观、真实、全面地反映商贸流通业竞争力状况。
表1 商贸流通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2.区域商贸流通业竞争力比较
为了清晰地反映河南省商贸流通业竞争力在全国及中部六省中的地位,本文依据上述商贸流通业竞争力指标体系,对2012年全国31个省辖市进行了测算,并且根据计算结果进行简单比较、分析。
(1)河南商贸流通业规模较大,在全国领先,但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偏低,发展不足。2012年河南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915.6亿元,居全国第5位、中部六省第1位(见图1)。2012年河南省实现商贸流通业增加值(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下同)2776.2亿元,位居全国第6,居中部6省第1位。商贸流通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的比重为30.3%,居全国第6位,居中部六省第1位;商贸流通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9.4%,比全国平均水平11.5%低2.1个百分点,居全国第24位,居中部六省第5位,仅居安徽之前(见表2)。
图1 2012年全国部分区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较
表2 2012年全国部分区域商贸流通业增加值及占比比较
(2)河南商贸流通企业和商品交易市场规模偏小,组织化程度偏低。2012年河南省限额以上批零企业平均商品销售额1.4亿元、平均资产规模0.5亿元,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6.6%、40.9%;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企业平均营业额0.1亿元、平均资产规模0.2亿元,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3.5%、51.3%。其中,批发企业平均商品销售额2.8亿元,平均资产总额0.9亿元(见表3),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1.4%、53.4%,均位居全国倒数第2,居中部六省第6位;零售企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