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4年05月 |
当前,世界经济复杂多变,国际政治格局调整重构,我国面临的发展机遇,已经由传统的扩大出口、加快投资等粗放型机遇转变为倒逼我们转方式调结构、扩大内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新机遇。未来,中国经济将面临重大挑战和战略抉择,是由赶超转向均衡增长的发展关键期,也是重大的经济结构调整期。对于山西来说更是如此,资源红利、人口红利、环境红利的逐步消失,加上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使得大量资本投入、低成本劳动力和大规模消耗资源的粗放型增长模式难以为继。为此,山西必须深刻理解、充分把握我国转方式、调结构的重大机遇,同时用活、用好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的政策机遇、空间机遇、项目机遇和开放机遇,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促使区域性产业结构调整,走产业结构均衡化发展之路。
一 推动山西产业结构均衡化发展的背景及意义
(一)推动山西产业结构均衡化发展是顺应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客观趋势
世界经济结构深刻调整、发展模式深度转型所形成的“倒逼机制”,我国供需矛盾突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宏观经济失衡问题日益严峻,加之国内通胀压力和房价调控日益加大的阻力,都迫使我国改变传统的粗放型增长方式,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目前我国宏观经济失衡问题日益突出,突出表现在需求结构失衡、供给结构不协调、要素利用效率低下、环境污染严重等方面。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经济将处于结构变动深刻、机遇与挑战并存的重要转折时期。市场需求的变化、技术进步的加速、产业结构的调整,都将给山西带来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地区,山西主要依赖大规模资源消耗而发展起来,这种传统经济增长模式逐步积累起来的产业结构失衡问题日益严峻。因此,顺应国家转方式、调结构的大势,山西必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逐步改变“一煤独大”的单一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实现资源型产业和非资源型产业的均衡发展。
(二)推动山西产业结构均衡化发展是山西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山西伴随煤炭资源的开发而兴起,煤炭资源的赋存状况和开发条件是经济发展的客观基础。长期以来,山西经济发展过度依赖自然资源的大规模投入和消耗,产业发展主要依赖第二产业,逐步形成以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尤其是以煤炭资源的开发为基本动力。煤炭作为能源和原材料,其生产和运输过程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长期对煤炭资源的高强度开采,会给山西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同时,煤炭开采造成的煤炭采空区塌陷也将直接影响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和生产,大大增加社会负担。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污染和破坏,大大影响了山西省城市形象,严重制约山西省招商引资规模,这必将会严重影响山西省经济发展后劲。因此山西省要从根本上改变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效益之间的矛盾,实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三)推动山西产业结构均衡化发展是山西转型综改试验的重要内容
山西作为能源和老工业基地、典型的资源型地区,数十年发展的支点是煤炭,传统粗放型增长模式面临严峻挑战,“转型发展”是山西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转型综改区的获批,使山西战略发展上升到了国家层面,开启了山西转型跨越发展的新征程。2012年8月,转型综改总体方案获批,正式明确提出了综改试验区建设的四大任务和十方面改革,其中首要任务和核心任务都是产业转型。产业转型是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关键,是加快经济转型的根本途径。因此,面对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产业结构重型化矛盾突出、要素使用效率极低、生态环境破坏日益严重等严峻挑战,山西省必须围绕“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思路,紧抓转型综改机遇,用好先行先试这把“金钥匙”,改变单一化、初级化、重型化的产业格局,使产业结构不断趋向合理、均衡。
二 山西产业结构变动的均衡性分析
(一)产业结构均衡化的理论认识
产业结构均衡以产业经济学为理论基础,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不仅仅指产业结构不断变化、不断趋向合理,在实际的经济运行中它包含多重重要含义[1]。一是指各产业的产出能力趋向协调,各相关产业之间不存在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方面的巨大差距。产业结构的均衡化,会使得资源在各产业间的配置实现数量和质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