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综改区背景下山西区域开发空间结构调整研究

    作者:王宏英 刘武华 田建春 田竑波 王君 出版时间:2014年05月
    摘要:

    区域开发空间结构的调整优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本报告在深入剖析山西区域开发空间结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山西区域开发空间结构调整优化的四条路径、五大任务及体制机制创新八大政策建议,为优化山西区域开发空间结构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参考。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今天,通过改善和优化空间结构,提高空间经济效率来缩短发展时间,已成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21世纪以来,山西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同时区域开发强度加大,区域开发由点轴型逐步升级为网络型,开发无序、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凸显,要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健康持续发展,迫切要求区域开发空间结构做出相应的调整。山西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新时期,通过区域开发空间结构的调整能够有效激发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力,释放改革的红利,从而优化山西区域开发格局。

    一 山西区域开发空间结构的现状及问题

    山西是典型的资源型省份,区域开发起初是沿着资源分布的脉络,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特别是快速道路的建设而逐步展开的,目前已初步形成“叶脉式”的网络开发结构。

    (一)山西区域开发空间结构的演变

    长期以来,山西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发达地区、较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共同构成了全省区域开发的基本格局。从县域空间上来看,落后地区主要集中在东西部的太行山脉和吕梁山脉地区,呈现点状连片空间分布。根据经济发达和较发达地区分布,笔者将1985年以来山西省经济空间结构演变过程划分成3个阶段。

    第一阶段:点状空间结构。1985~1995年,山西省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呈点状空间结构。1985年,山西省形成太原市市辖区、大同市市辖区、古交市、阳泉市市辖区、晋中市市辖区、左云县、晋城市市辖区、侯马市、长治市市辖区、霍州市、介休市和襄垣县等经济增长点。这一阶段,经济发达和较发达地区呈点状、随机分布,主要分布在各市市辖区,市域经济明显。

    第二阶段:交通指向的点轴空间结构。1995~2005年,山西省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呈点轴空间结构,大部分都分布在南北同蒲线、石太线和太焦线沿线,呈现“K字形”空间结构,1995年表现最为明显。之后,随着太原—汾阳—离石高速公路的修建,晋西北和吕梁市的煤、铝资源得到开发,直接促进了沿线介休市、孝义市、柳林县成为经济发达区,中阳县、交口县成为经济较发达区,吕梁市经济发展水平较以往有所提高,全省形成“大字形”空间结构。沿黄公路的建设,促进了保德县、河曲县和偏关县资源的开发,并使得保德县和河曲县上升为经济较发达区。交通线形成的轴带经济较为明显(见图1)。

    图1 “K字形”和“大字形”空间结构

    第三阶段:资源指向的点轴空间结构。2005~2010年,全省资源指向的点轴空间结构日益明显。介孝灵(介休市、孝义市和灵石县)和沁河流域(沁源县、古县、安泽县和沁水县)经济增长带的形成得益于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水资源(沁河是山西水力资源最丰富的河流之一),其与朔州市市辖区、山阴县、襄垣县、柳林县和河津市共同构成“一带多点”的空间结构(见图2)。

    图2 资源指向型空间结构

    (二)山西区域开发的现状

    1.区域开发的轴线和网络

    山西区域开发空间结构的形成是与以煤炭为主的矿产资源富集地紧密相关的,最初和基本的空间结构是资源地指向型的,山西有15个主要城市分布在六大煤田的区域,铁路、高速公路等主要交通线路构成区域开发的轴线,山西区域开发格局由“K字形”演化为“大字形”,再逐步演化为“叶脉式”的网络型。目前,山西省区域开发中,南北向的一级轴线为南北同蒲铁路、大运高速和即将建成的大运客运专线;东西向的主轴线为太中银铁路-青银高速、石太铁路-太旧高速和石太客运专线,次轴线有侯月铁路-侯禹侯晋高速;东南向的轴线为太焦铁路-长太高速-长晋高速。“十二五”期间,将在已有高速公路网的基础上完善形成“三纵十一横十一环”高速公路网,与铁路、高速铁路共同构成山西省区域开发的网络结构。

    2.产业集聚和城镇体系

    山西省是具有浓厚的资源型经济色彩的省份,城镇发展长期受资源开发指向和交通指向的影响,形成了“大集中、小分散”的总体布局特征,省域中部大运沿线五大盆地及晋东南中部的长治、晋城盆地区域,城市分布密集,人口密度大,经济集聚程度高,基础设施条件好,但各城市间缺乏有机联系和协调发展,没能形成在全国或中西部具有一定规模、经济实力及竞争能力的城市群和有较强带动能力的核心区,外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