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4年05月 |
太原都市圈作为山西省转型跨越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其协调发展将有利于将太原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性现代化大都市,有利于促进太原盆地城镇密集区的发展,有利于发挥“三大城镇群”的辐射带动作用,有利于实现资源的自由流动与合理配置,有利于山西省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及城乡生态化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
一 太原都市圈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当前太原都市圈的区域经济发展存在诸如地区分异突出、中心城市低水平同构、产业布局不合理、基础设施衔接低效、跨行政区管理协调机制不健全等主要问题。
(一)地区分异现象突出,太原都市圈空间受限
太原都市圈在空间上呈现出典型的以太原市区为中心的单极格局。太原市区的国土面积仅为太原都市圈的7%,但却集中了圈内一半以上的GDP总量、工业经济总量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空间极化效应非常突出。从人均GDP来看,太原市区已进入工业化后期,而其他县(市)尚处于初级产品生产阶段,人均GDP不及太原市区的1/5甚至1/6。从城镇化水平来看,太原市区和晋中市区合计城镇化水平高达90%以上,而太原市周边的娄烦、阳曲、清徐、寿阳、交城、文水、太谷、祁县、平遥9县的合计城镇化水平仅为26%,[1]都市圈缺乏中间等级城市的过渡、支撑,表现出典型的首位度分布。此外,圈内除太原市以外的其他市(县),受行政腹地与城市规模限制,城市功能单一化,缺乏大区域范围的分工定位与区域性中心城市的高层次职能,呈现低水平同构化发展格局。
1985年以来,全国省会(首府)城市中所辖县区增加以及土地面积同时扩大的有12个市,分别为石家庄、南宁、银川、济南、呼和浩特、沈阳、乌鲁木齐、贵阳等市。与此相比,太原市的地域面积没有增加,但县区数量却增加了,企业与城市相互制约,形成“工业围城”现象,极大地制约了太原的发展空间,不利于形成都市圈的“龙头”。此外,太原市位于太原盆地北端,西、北、东三面环山,中、南部为河,东、西各有太行山、吕梁山阻隔制约,其在省内的辐射带动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地缘限制。
(二)产业布局不合理,资源利用方式趋同
太原都市圈现有工业区虽然发展速度较快,但布局并不合理,分散化、同构化现象严重,产业集群化进程滞后。例如,仅在太原晋中结合部就有太原高新技术开发区、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武宿物流园区、晋中经济开发区、榆次经济技术开发区、榆次工业园区等;介孝汾城镇群在不到30公里的范围内就分布了介休义安工业区、孝义梧桐工业区、汾阳三泉工业区3个均以焦化产业为主的工业区。
太原都市圈探明的矿产资源占全省的1/3左右,已有文化保护单位多处,人文积淀深厚。丰富的资源为太原都市圈发展资源型产业和旅游业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也造成了当前都市圈资源利用方式趋同、产业缺乏错位发展的格局。各地受短期利益驱动,盲目上马见效快的采掘、焦化等劳动密集型的工业项目。太原都市圈的旅游资源利用也存在方式趋同现象,开发方向多以建筑、民俗为主,错位发展不足。
(三)基础设施建设缺乏协调,共建共享程度有待提高
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与城镇空间结构缺乏协调。由于缺少宏观调控,各级行政地域以及各部门各自为政,都市圈内各城镇的发展基本处于自发状态,交通、供水、供电、供热、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发展规模、空间布局、建设时序、运行方式不协调,不利于城镇之间相互联系,易产生无效投资和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影响都市圈基础设施的投资回报率,还造成空间分割,降低了区域发展的整体效益。
(四)跨行政区域管理协调机制缺失,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失调
跨县(市)行政区域的都市圈在运行中经常会与行政区地方保护主义和市场分割相冲突,相关地方政府出于对地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往往利用其地方政策制定权进行不合理的干预,严重阻碍都市圈内各区域的协调与合作。太原都市圈跨行政区发展协调不足的根源是跨行政区管理机制、体制的缺失,这导致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失调,在地域上主要体现在太原都市圈内部的一些重点发展地区,如晋中地区和介孝汾城镇群等。
二 太原都市圈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路径
促进太原都市圈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