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4年05月 |
一 引言
全球价值链分工使得企业不同价值环节在地理空间上片段化分布成为可能。总部经济形态作为全球价值链网络结构中的高附加值环节,对于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在制造业“空心化”背景下,部分经济发达的中心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纷纷提出发展总部经济并取得了很大发展。与此同时,一些不具备发展总部经济资源禀赋的中小城市也通过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吸引总部企业入驻,这种逆比较优势的盲目跟风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总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过度竞争,从长远来看,不利于区域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阻碍了区域有效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
二 全球价值链与要素禀赋结构
全球价值链的概念是Gereffi在全球商品链的基础上提出的。全球价值链是指为实现商品或服务价值而连接生产、销售、回收处理等过程的全球性跨企业网络组织,涉及从原料采购和运输,半成品和成品的生产和分销,直至最终消费和回收处理的整个过程。[1]全球价值链包括设计研发、生产制造、营销销售、消费和售后服务等不同的价值增值环节,且不同价值链环节所创造的附加值也不同,这就形成了所谓的“微笑曲线”(见图1)。在全球价值链中,总部经济集中于知识含量最高的设计、研发、品牌、营销、金融、管理等高附加值环节,属于战略要素密集型价值创造活动。而产品的加工制造则更多地依赖于机器设备、劳动力和土地等自然资源,是一种典型的常规要素密集型的价值创造过程。
图1 全球价值链“微笑曲线”示意
发展总部经济要求区域具备一系列条件,其中一个基本条件就是:该地区包括知识、信息和人力资本等在内的战略资源满足总部企业经营成本最小化目标。如表1所示,中心城市土地、劳动力和环境等常规要素稀缺,而战略要素则相对充裕,因而其相对价格较低;相反,周边中小城市劳动力、土地等常规要素相对充裕,战略要素则相对稀缺,因而其相对价格高于中心城市。因此,企业会利用不同区域资源要素价格差异来降低生产成本,即将战略要素密集型的总部功能集中布局在经济发达的中心城市,将生产基地布局在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成本较低的其他地区。区域在资源禀赋差异基础上从不同环节上嵌入全球价值链,最终实现建立在“总部-制造基地”功能链基础上的区域分工合作新模式。
表1 总部、制造基地比较
三 理论的提出:总部企业自生能力与比较优势
“自生能力”的概念由林毅夫于1999年首次提出并于2001年对其进行了系统论述。林毅夫认为,自生能力是指在一个自由、开放、竞争的市场中,一个正常经营管理的企业,在不需要外力的扶持保护下,即可预期获得可以接受的正常利润的能力[2]。所谓的没有自生能力,就是指在一个自由、开放、竞争的市场中,即使企业有正常的经营管理,也无法获得可以接受的正常利润。一个没有自生能力的企业能够存在得益于外在力量的保护与扶持。违背建立在要素禀赋结构基础上的比较优势是造成企业没有自生能力的根本原因。
(一)单企业功能区段选择
为了分析方便,做出如下基本假设。假设1:市场是自由、开放和竞争的;假设2:全球价值链分工背景下,跨国企业分为总部基地和制造基地两个功能区段并可以实现二者的空间分离;假设3:总部基地为战略要素密集型,制造基地为常规要素密集型;假设4:要素的相对价格取决于要素的相对充裕或稀缺程度。
如图2所示,E、Em分别代表某一跨国企业的两大功能区段即总部功能区段和制造功能区段的等产量曲线,它们所代表的产值相同,这些等产量线的外包络线就构成了该企业本身的等产量曲线。C1、C2是等成本线,等成本线的斜率表示常规要素和战略要素的相对价格。等成本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大表示常规要素相对于战略要素越昂贵,即常规要素相对稀缺而战略要素相对充裕。反之,则表示常规要素相对便宜,常规要素相对充裕而战略要素相对稀缺。
在图2中,当区域为常规要素相对充裕的欠发达中小城市时,等成本线为,该跨国企业只有选择在该区域布局制造功能区段,才能实现成本最低,如果布局总部功能区段就会导致成本上升,即使企业经营管理正常,也无法获得预期可接受的正常利润,即企业是没有自生能力的。当区域为常规要素相对稀缺而战略要素相对充裕的中心城市时,等成本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