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4年04月 |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第一年,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成就,实现了良好开局,城乡一体化取得了新进展。
一 城乡一体化进展
(一)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城乡一体化的经济基础进一步夯实
1.全市经济平稳增长,农业经济结构优化调整
尽管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和人口资源环境矛盾,全市经济依然保持平稳增长。2013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500.6亿元,比上年增长7.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1.8亿元,增长3%;第二产业增加值4352.3亿元,增长8.1%;第三产业增加值14986.5亿元,增长7.6%。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661.1亿元,增长10.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4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8万元,分别实际增长7.1%左右和7.5%以上[1]。地区经济和财力的增长,为加大城乡统筹力度,优化城乡资源配置,奠定了物质基础。
农业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传统农业生产规模收缩。2013年,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21.8亿元,比2012年增长6.6%。其中,林业实现产值75.9亿元,比2012年增长38.4%,出栏生猪314.4万头,比2012年增长2.7%,禽蛋产量17.5万吨,比2012年增长14.8%。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5.9万公顷,比2012年减少3.5万公顷。粮食产量96.1万吨,下降15.5%。蔬菜、食用菌、园林水果、果用瓜分别下降15.5%、4.7%、6.9%、12.6%[2]。
2.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2013年,全市设施农业实现收入57.3亿元,比2012年增长10.3%。全市共有农业观光园1299个,比2012年增加16个;观光园总收入27.4亿元,比2012年增长1.8%。民俗旅游实际经营户8530户,比2012年增加163户;民俗旅游总收入10.2亿元,增长12.6%,接待旅游人数3750.9万人次,比2012年增长3.2%。民俗旅游合作社彰显活力。以密云县为例,2013年密云县共组建民俗旅游合作社85家,登记在册成员2760户,合作社年接待游人118.1万人次,与2012年相比,同比增长35.6%。年纯收入达7077万元,同比增长32%。实现年户均纯收入2.6万元,同比增长18.2%[3]。
3.农业布局因地制宜,区域规模化发展趋势明显
根据地理资源条件,实施规模化养殖,是提高农业经济效率,带动区县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各郊区县通过特色农业规模化发展,促进了全市农业布局优化。例如,通州、房山两区大力发展食用菌,全年产量5万吨,同比增长61.8%,占全市食用菌总产量的58.3%,比2012年提高10.8个百分点;平谷大桃、昌平草莓、怀柔板栗和密云核桃产量分别占全市比重达72.7%、53%、40.6%和39%;平谷禽蛋产量、顺义生猪和肉牛出栏量占全市比重均达到或超过30%,农业布局的区域规模化特色日趋明显[4]。
4.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高于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实现同步增长
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联合发布的2013年北京市经济运行情况显示,2013年北京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8337元,人均生活消费现金支出为13553元,同比分别增长11.3%、14.1%,收支增幅均超越城镇居民。农民人均纯收入收入来源呈现“三增一降”的特点。其中,农民人均财产性收入2023元,增长17.8%;人均转移性收入3446元,同比增幅最大,增长32.6%;人均工资性收入12035元,增长11%。
在农民收入增长的同时,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也实现同步增长。2013年农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达1173元,增长23.7%;农民人均居住支出2387元,增长8.5%;人均食品支出4696元,增幅较大,增长19%;人均文化教育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1331元,增长15.4%;人均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898元,增长16.2%[5]。
5.农村和农业投入不断加大,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
2013年全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4170.2亿元,增长13.2%。其中,用于农林水事务的支出增长33.7%,保持较高的增长率。从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看,2013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投资额175.5亿元,增长20.6%。农、林、牧、渔业实际利用外资1717万美元,增长134.2%[6]。农业和农村地区投入的加大,有利于改善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和生产条件,增加农业生产性资本投入,进一步增强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农村经济改革取得新进展,农村经济呈现新亮点
1.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力不断提升
2013年,全市进一步深化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大力发展现代农村股份合作经济,逐步建立了新型集体经济组织法人治理结构,规范其内部管理和财务管理制度,完善收益分配制度和分配机制。截至2013年12月底,全市新完成改革单位5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