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年07月 |
劳动力流动是当今社会重要的人口现象,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人口经济学家E.S.Lee(1966)在拉文斯坦(E. G. Raven Stein)和博格(Burge)的研究基础上,在其《迁移理论》一文中系统总结了推拉理论。他将影响迁移行为的因素概况为四个方面:与迁入地有关的因素、与迁出地有关的因素、各种中间障碍以及个人因素。[1]同时认为:在市场经济、人口自由流动的情况下,人口之所以迁移,移民之所以搬迁,是因为人们通过流动可以改善生活条件。于是,在流入地那些使移民改善生活条件的因素就成为流动人口的拉力,而流出地那些不利的社会条件就成为流动人口的推力。劳动力流动就是在流入地的拉力和流出地的推力共同作用下完成的。[2]
安徽省是一个欠发达的农业大省,工业化与城镇化水平相对较低,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具有强大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推力;而安徽紧邻我国东部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地区和东南沿海开放地,又具有吸引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强大拉力,所以流出省外的人口远远大于外地流入安徽的人口。
一 当代安徽农村劳动力现状
农村劳动力是指在农村从事农业或非农业的全部劳动力,是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流动是指由农业劳动向农村非农业劳动转移以及由农村向城镇转移的劳动力。开发利用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流动,直接关系到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其科学配置对经济欠发达的安徽省而言,将会加快发展的步伐。
自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全面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安徽人口再生产实现了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模式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模式的转变,人口年龄构成也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少儿人口(0~1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持续下降,老年人口(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缓慢上升,而劳动力人口(15~6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则逐渐提高,从而使人口社会抚养比(少儿人口和老年人口之和占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有了大幅度的下降,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增长对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压力。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安徽人口社会抚养比为67.3%,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下降为51.1%,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又下降到49.2%,2008年为44.9%,26年里下降了22.4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劳动力人口比重逐渐上升,由1982年的59.8%提高到2008年的70.04%。安徽历年人口年龄构成情况见表1。由表1可见,以社会总抚养系数50%为界限,安徽在2000年前后进入“人口红利”期。
表1 安徽历年人口年龄构成情况
续表
2008年,安徽省年末总户数2000万户,总人口6741万人,社会劳动者总数为3916.0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总量达到3015.0万人。全省总人口中,乡村人口占59.50%,城镇人口占40.50%。乡村总户数1370.41万户,总人口4019.90万人。安徽省历年劳动力及生产总值变化情况见表2。由表2可知,安徽省劳动力总数呈总体上升的趋势,1965年安徽省农村劳动力总量为最低。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安徽省农村劳动力人数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现在正接近最高峰值。未来,随着安徽省工业化、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流动的加快,安徽省农村劳动力总量将呈逐步下降趋势。
表2 安徽省历年劳动力及生产总值变化情况
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按照推拉理论可以得出劳动力流动有两个基本规律:一是劳动力总是从价格低的地方流入价格高的地方,二是流动人口的经济活动能力高于流出地人口的平均水平。根据经济学上“理性人”的假设,人们在从事经济活动时都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因此,资源具有趋利性,即资源总是从低效率部门向高效率部门流动,从低收益部门向高收益部门流动。劳动力资源作为生产的基本要素也是不例外的。在资源可以自由流动的前提下,当劳动力在农村的收益低于在城市的收益时,资源本身的性质决定它必然由农村向城市流动,由经济落后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这一过程一直持续到农村富余劳动力全部转移出去为止。[3]基于以上观点,我们选取地区生产总值、第一产业生产总值、社会劳动力总数和农村劳动力总量等指标,推算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理论模型(我们推算的模型,依据的是主要因素,剔除了很多次要因素,只是作为理论上的分析模型):
N=H×C÷G
Lf=L-N
式中,Lf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总量;L为农村劳动力总量;N为农村必需劳动力总量;H为社会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