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加快发展市场导向型绿色低碳经济

    作者:戴彦德 白泉 冯超 出版时间:2014年05月
    摘要:

    2012年底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党中央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要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通过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建设美丽中国。2013年底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我国绿色低碳经济的发展正处于市场形成和发育的初期,绿色低碳经济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面对日趋紧迫的资源环境压力,必须要进一步通过改革激发更大的市场活力,以市场力量为主推动绿色低碳经济加快发展。

    一 绿色低碳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要求

    跨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资源环境约束日趋紧迫。

    (一)能源消费总量大、增速快

    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由2000年的14.6亿吨标准煤迅速增长到2013年的37.6亿吨标准煤,年均增速达到5%,平均每年新增能源消耗1.8亿吨标准煤。目前,我国已经是全球第一大能源消费国,能源供应压力巨大。同时,我国也是全球第一大煤炭进口国、第二大原油进口国和第九大天然气进口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经超过58%,能源安全问题日趋突出。

    (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庞大的能源消费带来的污染物排放已使国内生态环境不堪重负。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地区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已近极限。据统计,2012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依然高达2117万吨,氮氧化物排放量高达2337万吨,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2423万吨,氨氮排放量为253万吨,固体废物、汽车尾气、持久性有机物、重金属等污染持续增加。按照新颁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我国地级以上城市中有60%左右的城市空气质量不合格。特别是进入2013年以来,雾霾天气先后在京津冀地区、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多次爆发,北京等多个城市的PM2.5严重超标,一度甚至达到700微克/立方米以上。2013年3月发生的大面积发生雾霾天气,受影响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4,受影响人口约6亿人,雾霾天气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污染物浓度高,对广大人民的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影响。天蓝、地绿、水净,已经成为广大群众的最强烈愿望。

    (三)经济发展任务仍然艰巨

    从国内需求看,我国未来发展的任务还很艰巨。我国2012年人均GDP不足6100美元,不到发达国家的1/4;每千人汽车保有量81辆,不到发达国家的15%,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城镇化率只有52.6%,比发达国家低近30个百分点。此外,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域差距也很突出,中、西部地区的人均GDP不足东南沿海地区的60%,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城镇居民的40%,全国尚有1.28亿人口处在贫困线以下。党的十八大做出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所处“三个不变”[1]的论断,明确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的论述。这意味着未来十几年,发展仍是我国的主要任务。

    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表明,当其人均生活水平和质量进入发达国家行列后,其人均能源消费量不低于4吨标准油,人均有效装机容量不低于1.5千瓦。要实现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增”目标,即使能源经济效率在2010年的基础上提高25%,届时的能源需求总量将达到53亿吨标准煤。如果2050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社会经济发展达到当时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既使人均能效达到目前能效水平最高的日本的水平,届时能源需求也将接近77亿吨标准煤。显然,如此之高的能源需求,再沿用当前的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不仅国内环境不能承载,对全球气候也将带来灾难性影响。

    我国必须走上一条绿色低碳发展之路,有效破解资源环境瓶颈,才能实现永续发展。

    二 发展市场导向型绿色低碳经济的难度与挑战

    随着近年全社会对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我国的绿色低碳发展也取得了初步成效。“十一五”规划以来,我国单位GDP能耗强度已从2005年的1.28万吨标准煤/万元下降到2013年的0.94万吨标准煤/万元,累计下降约26.26%,相当于少用能源10亿吨标准煤;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从2005年的6.8%提高到2012年的9.4%,提高2.6个百分点,相当于多替代了2亿吨标准煤的化石能源;2013年的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了27%左右。“十一五”以来,我国在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加强节能管理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政策,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框架得以初步构建。

    但是与绿色低碳发展的紧迫要求相比,我国的绿色低碳市场仍处于发展初期,在利用市场手段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总体思路、调整市场信号、明确市场规则、完善市场服务、搭建市场平台等方面还比较薄弱,有待进一步完善。

    (一)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亟待建立

    目前我国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压力和驱动力,主要来自各级政府,从各种调控手段看,行政命令的色彩比较浓厚,企业节能减排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例如,中央政府把节能目标分解到各省,各省再把目标分解到各地级市等,上级政府对下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