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4年06月 |
广州市专业批发市场早期的兴起和发展,是通过广泛吸纳本市的社会劳动力、充分发挥千年商都商品集散、价格形成、服务产销等功能,缓解大批中小企业小生产和需求多样化大市场的矛盾,对繁荣国民经济、增强中心城市竞争力以及促进就业做出了积极贡献。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现代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应用以及现代交易方式与交易模式的出现,广州国际商贸中心的建设,对广州市专业批发市场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 广州市专业批发市场发展现状
广州专业市场发展起步早,历史长,总体规模大。目前,广州市有近700个单体专业市场、15个专业批发市场园区,涵盖皮革皮具、鞋业、纺织服装、水产品、珠宝、茶叶、酒店用品、化妆品等多个领域,形成了享誉全国的白马服装、花都狮岭皮具和增城牛仔服装等产业集群。据行业测算市场年总交易额约5000亿元,超亿元市场158个,超百亿元市场10个。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下,广州市积极推进专业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工作,改进交易方式,促进提升批发市场现代化、国际化水平。
二 广州市专业批发市场转型升级主要成效
一是外迁承接有规划。编制出台《广州市产业物流发展规划(2010-2020年)》,规划形成专业市场与现代物流接轨的科学布局,强化城区外围用于承载迁移的大型现代展贸市场园区,加快城区批发市场有序外迁提升。目前已在番禺区化龙镇规划占地4800亩的广州国际商品展贸城,首期“广州光谷”和海印国际名车城已陆续建成、首期已经投入使用。同时,积极推动花都狮岭皮具和增城牛仔服装两大批发市场实现规模效益双提升。
二是评价管理有示范。出台《广州市专业批发市场转型升级评价管理办法》,认定15家示范市场;涌现了由单体市场向园区化集聚发展的站西鞋城、白云皮具等一批大型批发市场集群,培育创建站西鞋城商圈、三元里皮具商圈两个广东国际采购中心;打造了“广塑指数”“鱼珠·中国木材价格指数”“狮岭皮革价格指数”等一批国家、省级价格指数。
三是硬件改造有提升。选择荔湾区、白云区作为广州市专业批发市场转型升级的试验区,市区联动推进广州国萃花卉市场、站西鞋城、天健建材市场等一批市场与物流企业对接,通过硬件改造实施推动商流物流分离,向电子化、展贸化转型发展,一批现代展贸型市场初显雏形。
四是商业模式有创新。利用电子商务、现代分销等新商业模式,引导海印电器城、天雄布匹市场等传统批发市场向零售、商业街等业态转型;推动太平洋电脑城、增城牛仔城等开展网上交易平台建设;推动衣联网、爱购网、人文网、汇美等电子商务专业运营公司与传统批发市场对接,建立“线上+线下”经营模式;推动广东塑料交易所等一批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建设和发展,形成集电子交易、仓储配送、质押融资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综合服务平台,推动传统流通方式转型升级。
三 广州市专业批发市场主要发展特点
广州市专业批发市场发展逐渐呈现以下三大特点:
一是交易方式上,专业批发市场开始向电子商务化、展贸化转变。随着互联网产业发展以及电子商务迅速崛起,“网上展销”“网上支付”等交易方式成为了传统有形批发市场的有益补充。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专业批发市场供需双方的信息互通,延伸交易半径,优化商品展示、结算、物流调度等功能,提高商品流通效率,推动了专业批发市场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二是在空间分布上,专业批发市场的商流、物流逐渐分离。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批发市场空间布局逐渐分化,物流商流逐步剥离,形成了“展示交易在城内,仓储物流在城外”的发展趋势。在布局形态上呈园区化、品牌化及功能一体化;在建设模式上,由“街”型批发市场向“城”“市”型批发市场发展。
三是在经营模式上,专业批发市场逐渐由纯批发向零售、批零结合发展,并逐步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拓展。如工业品批发市场通过强化展贸和电子商务功能,逐步向现代采购中心、展贸中心、品牌批发中心和零售企业配货中心等方向转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逐步向产销集散中心转型;生产资料批发市场向专业交易中心和物流服务方向转型。
四 广州专业批发市场发展主要存在问题
一是专业市场空间布局过于集中在中心城区。主城区市场数量占广州市市场的比重约八成,这种空间布局不仅浪费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