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4年06月 |
现代产业体系是相对于传统产业体系而言的优化升级版的产业构成,是一个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高端化农业互相融合、协调发展的系统。构建河南现代产业体系,就是通过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构建起结构优化升级、产业融合发展、布局错位发展、层级互动发展、机制动力强劲、要素保障有力的新型产业体系,打造面向未来的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提升区域经济的综合竞争力。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industrial system,the modern industrial system is an upgrade version of the industry which is a coordinated develop system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industry,modern service industry and advanced agricultural integration.The construction of Henan modern industrial system is promoting by the strategic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and establishing new industrial system in which the structure optimized and upgrading,industry coordinated developed,the layout dislocated developed,mechanism level interactive developed,and effectively guaranteed.To build a new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 facing the future,we should enhance the comprehensive competitiveness of regional economy.
一 我省产业结构演进步入拐点
21世纪前十年,随着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我省三次产业构成由2001年的22.3∶45.4∶32.3演变为2011年的13.0∶57.3∶29.7,产业结构演进迈入拐点,开始由“二三一”格局向“三二一”格局演变。
由于判断产业结构变化的临界点是否到来,目前尚没有标准的公式可套,因此,判断河南产业结构的变化,只能把沿海发达省份产业结构的演变轨迹作为参照系,并从中找出反映产业结构变化临界点的一致性观测指标。从鲁、苏、粤三省的产业结构变动轨迹来看,虽然三省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自然禀赋不同,逼近产业结构调整的临界点的年份不同,但在产业结构调整临界点前后的结构变化表现出惊人的一致性。同时,在达到结构调整临界点时三省的主要经济指标也表现出一致性。广东省产业结构变化的转折点出现在2005年,其产业结构为6.3∶50.4∶43.3。在此点的前五年广东的三次产业构成中,第一产业保持下降趋势,第二产业由2000年的46.5%上升为50.4%,第三产业大致保持下降趋势,第一、三产业下降的点数共同让渡给第二产业的上升。从2005年开始其产业结构发生了转折性变化,第一产业继续保持下降态势,第二产业由2006年的50.6%下降为2011年的49.7%,第三产业则由43.3%上升为45.3%,第一、二产业下降的点数共同让渡给第三产业。山东、江苏产业结构变化的转折点都出现在2007年,其产业结构的演变轨迹与广东保持着惊人的一致性。鲁、苏、粤三省出现产业结构转折点时,其主要经济指标表现出的共同特征是:(1)经济总量迈上25000亿元台阶;(2)人均生产总值超过25000元;(3)城镇化率超过40%;(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接近或超过15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接近或超过5000元。
2011年我省GDP达到26931.03亿元,城镇化率由2001年的24.4%提高到40.6%,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由2001年的5267元和2097元提高到18194元和6604元。按照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发现,2011年河南经济总量、人均生产总值、城镇化率以及居民收入等主要观测指标,都达到了上述三省出现产业结构转折性变化时的相应水平,也就是说,河南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变化已经逼近产业结构发生转折性变化的临界点,虽然这个转折点的来临比广东晚6年,比山东、江苏晚4年。
二 现有产业体系存在问题与成因
我省在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过程中,着眼于增强产业竞争力,突出自主创新、承接转移、集聚集约、优化升级,发展壮大高成长性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取得了明显成效。但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尚未根本解决,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一是服务业比重小。2011年,河南服务业增加值占比为28.8%,比全国43.1%的水平低近15个百分点。同期分别比粤、苏、鲁低16.5个、16.6个和9.6个百分点。在产业结构迈入拐点时分别低14.5个、8.6个和4.7个百分点。
二是工业层次低。其主要表现为资源依赖程度高,产业价值链条短。目前,能源原材料工业占全部工业的比重在60%以上,装备制造业占比仅为19.7%。我省在全国排名靠前的工业产品多集中在资源型行业。产业链和价值链内关键环节缺失,多数产品仍集中在产业链上游和价值链低端,科技含量高、附加价值大的产品较少,研发、设计、咨询、营销、供应链管理和品牌管理等关键环节薄弱。
三是创新能力弱。工业企业科研开发投入强度低,科技人员占比小,科技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低,高新技术企业对外技术依存度较高,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协同创新体系不完善,企业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孵化中心偏少偏小,同时缺乏科学配套的人才引进机制。企业缺少自主品牌、自有核心技术。
四是产业布局分散。近年来通过推进产业集聚化发展,产业空间布局分散的问题虽然有了很大改变,但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全省180个产业集聚区,大多脱胎于旧有的工业园区或开发区,不完全是按经济区布局,而是按行政区划分布到每个县市区,数量偏多。同时许多产业集聚区也是依托原有产业发展起来的,计划经济时期沿袭下来的先天性布局分散的问题也被继承下来,从而导致地区之间产业结构雷同、同质化恶性竞争,难以实现主导产业的错位发展,尤其是食品、纺织、化工、建材、普通机械等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比较普遍。
现有产业体系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展路径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