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年10月 |
发达国家和我国东部地区的发展经验表明,开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对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进入21世纪,特别是中部崛起战略实施以来,中部地区经济对外开放度不断提高,表现在对外贸易规模扩大、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稳步增长、对外经济合作及国际旅游等取得快速发展。但从总体上看,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中部地区的对外开放水平还很低、结构不尽合理,对外开放对中部地区经济的带动和促进作用不足。因此,“十二五”时期中部地区应抓住机遇,以积极的姿态扩大开放,更好地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之中,通过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进一步提升中部地区的产业竞争力和经济发展能力,实现中部地区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一 中部地区对外开放的总体现状
(一)“十一五”时期中部地区对外开放取得了大发展
“十一五”时期,中部各省都充分认识到扩大开放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作用,把扩大开放、吸收外资、加快承接国际和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放在重要战略位置,进行了一系列开放带动战略的具体部署。如河南提出“东引西进”的思路,重点深化与香港、上海、广东的合作;湖南省出台新规划,重点发展区域配套产业,增强产业发展和加工贸易的集聚效应,通过引入龙头企业带动相关配套企业;湖北省、山西省专门下发了有关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若干意见,对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和加快吸收外资作出了全面安排;江西省把对接珠三角作为全省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全方位做好招商引资工作,以吸收外资作为对外开放和承接产业转移的突破口,极大地激发了经济发展活力,其经验被称为“江西现象”;安徽省及时提出了“东向发展战略”,确定了将一点一线,即省会合肥和毗邻江浙沪的马(马鞍山)、芜(芜湖)、铜(铜陵)、宜(安庆)沿江开放带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实现与东部地区的无缝对接,取得了良好效果。
通过一系列战略措施的实施,中部地区进一步拓展了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提高了利用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的水平。尽管2008~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国际经济环境剧变,对中国经济产生了全局性的影响,也对中部地区的对外开放造成很大冲击,但是比较“十一五”初期与末期的各项数据可以发现,这一时期中部各省对外开放取得了很大发展,对外开放水平有了明显提升。
1.从进出口情况看,对外贸易规模大幅扩大,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
2009年,尽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中部六省外贸总体出现下滑,但进出口总额仍达到776.8亿美元,相比2005年中部六省进出口总额415.63亿美元,增长了86.9%。其中出口总额419.1亿美元,较2005年增长175.52亿美元;进口总额357.7亿美元。
中部六省机电产品出口总额从2005年的58.34亿美元上升至2009年的147.7亿美元,增长了1.53倍。机电产品出口总额占外贸出口总额的比例由2005年的24%上升至2009年的35.24%。
2009年中部六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52亿美元,是2005年总额的5.25倍,2009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外贸出口的比例为12.4%,而2005年这一比例为4.1%。各省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水平均远远高于同期外贸出口增长水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部地区外贸产品出口竞争力的不断增强。
2.从吸引外资看,利用外资明显增长,质量和水平得到提高
2005年中部六省全年实际利用外资88.77亿美元。2009年1~10月,六省实际利用外资189.1亿美元,中部地区利用外资规模的扩大,促进了中部各省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拉动了当地国民经济的增长,增加了财政收入,推动了产业结构升级,扩大了社会就业。
近几年,中部六省利用外资的质量有很大提高,大项目增多,带动效益明显,一批跨国公司进入中部地区投资。外资投向已由原来主要集中在房地产、商业上,开始向旅游开发、研发中心、金融、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领域拓展。截至2009年底,在湖北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增至85家,江西省、湖南省和安徽省分别达到37家、47家、48家。
3.从对外经济合作看,合作步伐加快,合作领域和范围不断拓展,经济收益显著
对外承包工程、对外劳务合作和对外直接投资虽然是中部六省的弱项,但近年来也发展较快。2009年中部地区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设计咨询等)新签合同金额111.79亿美元,完成营业额90.25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了4.9倍,占全国对外承包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