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十二五”时期河南现代农业发展研究

    作者: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出版时间:2010年10月
    摘要:本文首先总结了“十一五”时期河南农业发展成效,接着分析了“十二五”时期河南现代农业发展形势,然后探讨了“十二五”时期河南现代农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最后提出了“十二五”时期加快河南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作为农业大省的河南,在新的发展时期,要应对农业资源约束加剧、农村生态环境压力加大、农民增收任务艰巨的严峻挑战,必须从全局和战略高度谋划“十二五”时期的农业发展,按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切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建设现代农业,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河南特点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一 “十一五”时期河南农业发展成效

    2006年以来,全省围绕“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发展思路和奋斗目标,在千方百计稳定粮食生产、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着力统筹工农业发展、大力深化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尤其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严重自然灾害中,保持了农业农村发展的良好态势,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基础性支撑。

    以稳定粮食生产为基础,增强农业供给能力。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1000亿斤以上,主要农产品产量均稳居全国前列。2009年,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罕见的冬春连旱及秋季大风暴雨等自然灾害的影响下,在大灾之年再夺丰收,全省粮食总产量达到1078亿斤,连续4年超千亿斤,连续6年创新高,连续10年居全国第一位,在特殊年份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特殊贡献。2010年,全省夏粮总产量达到618.14亿斤,实现连续8年增产,连续7年创历史新高。

    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为支撑,提高农业竞争力。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农业生物育种创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科技创新及其推广应用体系。2009年,全省规模以上龙头企业达6000多家,421家企业销售收入超亿元,食品工业销售收入达到3800多亿元,居全省工业行业之首,居全国同行业第二位,成为全省战危机、保增长的一大亮点。粮食、肉类、乳品精深加工能力分别达到3500万吨、807万吨、370万吨,肉制品、味精、面粉、方便面、挂面、面制速冻食品等产量均居全国首位,成为全国第一粮食加工转化大省、全国第一肉制品大省和全国最大的面粉及面制品、肉类和调味品的生产基地,形成了粮食制品、肉制品、乳制品、果蔬、油脂和休闲食品等六大农产品加工业体系,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已占工业增加值的1/4,成为全省第一大支柱产业。

    二 “十二五”时期河南现代农业发展形势

    “十一五”时期河南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较快发展,为国民经济社会的持续较快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为实现“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主要目标奠定了基础。然而,必须看到,尽管当前河南农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农业发展中仍然面临着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而且,随着农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进一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既面临着一系列传统挑战和非传统挑战,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难得机遇。

    (一)当前河南农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当前,影响农业发展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一是农业生产的耕作方式比较粗放,规模化标准化水平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二是农产品精深加工发展任务艰巨,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产业链条短,知名品牌少,竞争力和带动能力不强。三是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业生产组织方式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从总体看,农民合作组织的覆盖面窄、层次较低、服务内容单一,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高,应对市场和自然风险能力较弱。四是农业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人增、地减、水缺的趋势难以扭转,人均耕地只有1.08亩,为全国的80%左右,人均水资源量只有395.2立方米,不到全国的20%,依靠科技进步促进节约农业、集约农业发展的任务更加迫切。五是粮食比较效益低下,由于农资价格不断上涨和生产用工成本不断提高,2009年全省种粮纯收益每亩仅575元,农业对地方财政的直接贡献小,“粮食大县、财政穷县”的现状比较普遍。2008年全省粮食产量在10亿斤以上的52个县(市、区)人均财政支出平均为655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44.7%。

    (二)“十二五”时期河南现代农业发展面临新挑战

    一是河南粮食产量已处于高位,由于全省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在高起点上实现稳定增产的难度更大,全省中低产田占全部耕地面积的一半左右,高标准基本农田不足30%,有效灌溉面积占全部耕地面积的比重只有60%多,还有近40%的耕地“靠天收”。二是由于河南工业化、城镇化水平还不高,财力有限,投入水平与农业农村发展的要求还很不适应,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