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年03月 |
上饶市、抚州市、鹰潭市和赣州市分别位于江西的东部、东北部与西南部,本文简称赣东南地区。
一 赣东南地区的基本情况
赣东南地区,包括上饶市、抚州市、鹰潭市和赣州市,涵盖江西的东部和南部,东邻福建省与浙江省,北接安徽省,南靠广东省,四个市行政区面积8.46万平方公里。赣东南地区是我国中部地区向沿海发达地区过渡的前沿,也是东南沿海发达地区进入中部地区的咽喉,区位条件极为优越。
上饶市,素有“江西东大门”之称,区位优势明显,地处闽、浙、皖、赣四省结合部,面积2.28万平方公里,人口690.52万人。交通通讯便利,320国道、206国道以及311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浙赣、皖赣和横南铁路纵横交错;周边建有两个机场;电讯通讯直达世界各地。
抚州市,位于江西东部,东邻福建省,南接赣州地区,西连吉安市、宜春市,北毗南昌市、上饶市、东西宽约169公里。全市资源丰富,土地面积2822.54万亩,人均土地约9.28亩,高于江西省人均土地面积的水平。
鹰潭市,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信江中下游,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土地肥沃,不仅宜农,而且宜牧、宜渔。农业生产历史悠久,盛产稻谷、大豆、花生、柑橘、黄麻等。
赣州市,位于江西南部,赣江上游,又称赣南。东邻福建省三明市和龙岩市,南接广东省梅州市、河源市和韶关市,西靠湖南省郴州市,北连吉安市、抚州市。赣州市是江西最大的行政区,面积3.94万平方公里,约占江西省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全市耕地、山地、水面、道路、农舍的布局概称“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赣州市地处亚热带南缘,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赣东南地区坚持以工业化为核心,以大开放为主战略,并提出对接长、珠、闽,联结港、澳、台,融入全球化的发展思路,加强海峡两岸区域经济合作。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与赣东南的大开放主战略相吻合,为赣东南地区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二 赣东南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现状
2006年,赣东南地区经济延续了前几年快速增长的态势,GDP达1490.48亿元,其中,上饶市GDP达451.38亿元,比增13.6%;抚州市GDP达313.56亿元,比增13.3%;鹰潭市GDP达143.2亿元,比增13.1%;赣州市GDP达582.34亿元,比增12.8%。2006年,赣东南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现状,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特点:
(一)农业与农村经济继续保持发展态势
2006年,赣东南地区深化和完善农村各项改革,优化农业区域布局,调整农产品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推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农业与农村经济继续保持发展态势。
2006年,赣东南地区农业增加值为315.51亿元,比2005年名义增长5.44%,粮食总产量达到827.42万吨,比2005年增加11.21万吨。其中,上饶粮食总产量达266.3万吨,增产4.39万吨;抚州粮食总产量达244.53万吨,增产5.21万吨;鹰潭粮食总产量达56.06万吨;赣州粮食总产量260.53万吨,比2005年增产0.46%。
2006年,赣东南地区肉类总产量114.47万吨,其中,上饶市23.27万吨,增长0.69%;抚州市肉类总产量23.51万吨,比2005年下降3.5%;鹰潭市肉类总产量8.4万吨;赣州市肉类总产量59.29万吨,比2005年下降5.19%。
2006年,赣东南地区水产品产量达71.96万吨,其中,上饶市水产品总产量34.8万吨,增长10.87%;抚州市水产品总产量11.77万吨,增长4.5%;鹰潭市水产品总产量3.8万吨;赣州市水产品总产量21.59万吨,增长7.78%。
(二)工业化进程加速,支柱产业支撑作用明显
2006年,赣东南地区工业生产稳步增长,实现工业增加值513.9亿元,增长32.54%;其中,上饶市工业增加值150.1亿元,增长18.5%;抚州市工业增加值98.12亿元,增长23.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3.6亿元,增长32.5%;鹰潭市工业增加值89.92亿元,增长18.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2亿元,增长19%,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62.79%,比2005年提高了15.09个百分点;赣州市工业增加值175.76亿元,比增18.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6.26亿元,比增19.97%,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05年的26.2%提升到30.18%。
上饶市支柱和优势行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2006年,全市30个工业行业增加值均保持增长,其中,机械工业增加值为36.46亿元,增长26.05%;建材工业增加值为38.71亿元,增长34.83%;有色金属工业增加值为62.85亿元,增长26.39%;食品工业增加值为25.21亿元,增长16.90%;纺织服装工业增加值为19.24亿元,增长22.68%;医药化学工业增加值为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