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年08月 |
青年是最具有活力和创造力的社会力量,是最具有增值潜力的人力资源。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青年的教育和就业问题,把它列入本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议程,它们纷纷通过改善青年受教育和培训的机会,增强青年的劳动素质和劳动技能,提高青年的就业能力和就业水平,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
伴随着体制改革和社会经济转型,中国的青年教育和就业问题近年来有若干新的特征:一是城乡青年劳动力市场互动加强。“民工荒”、就业冲击、大学生就业难等现象背后,蕴含着劳动力市场上相互作用的供求因素;二是教育与就业的脱节问题突出,这对今后的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必须面向劳动力市场,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为就业服务;三是人口转变和城市化发展对教育需求和教育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2008年底以来,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中国就业形势发生了根本性逆转,城镇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其中,以农民工和大学生所组成的青年群体,受到的就业冲击程度最为严重。在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过程中,当前的就业政策虽然考虑两大群体的特点,并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措施,但缺乏从青年的教育和就业的整体上进行把握,抓住深化教育和就业体制改革的有利时机,大力发展中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改善就业服务,加强教育与就业之间的连接,提高青年的人力资本积累水平和就业能力。
本报告中青年是指15~24岁之间的青年人口。这个定义与联合国和国际劳工组织对青年人口的分类保持一致,便于我们把中国的青年教育和就业问题,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资料进行对比,探讨这个问题在中国的一般性和特殊性。
一 城乡青年教育与就业状况
根据2005年人口抽样资料,全国15~24岁的青年人口数量为1.91亿,占总人口比例为14.6%。其中,男性比例为50.4%,女性比例为49.6%。在青年人口数量中,农村占54.4%,城市占46.5%。由于二元经济体制分割和城乡发展水平的差距,城乡青年在教育和就业上有明显区别。
(一)教育状况
青年属于个人的人力资本积累的黄金年龄时期,处在接受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重要时段。按照个人6岁进入小学开始计算,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之后,就进入了青年阶段,转入高中阶段学习或接受中等职业教育,此后是接受高等教育。受教育程度从低到高的过程,是个人的人力资本和劳动力技能不断积累的过程。在这个阶段上,个人能否接受良好的中等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不仅取决于个人的学习意愿和家庭负担能力,而且还取决于教育资源的供给状况。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义务教育经过二十多年普及,使得城乡教育状况发生了彻底改观。2006年,全国小学阶段的毛入学率为106.3%,初中阶段的毛入学率为97.0%。学龄儿童的净入学率和小学升学率都接近100%。义务教育全面普及和实行免费教育之后,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城乡入学率差别不大,不过,在教育质量和办学条件上城乡仍有较大差距。
通过对比受教育人口的比例,看出教育发展带来的教育机会变化。如专图3-1所示,2000~2005年,6~12岁年龄组别中全国受小学教育比例均在90%左右,表明义务教育经过20世纪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的普及,绝大多数儿童都已经能够接受小学阶段教育。与此同时,初中及以上的受教育比例明显提高。其中,13~15岁年龄组别中受初中教育比例从67.1%提高到76.5%,上升了9.4个百分点;16~18岁年龄组别中受高中教育比例从29.9%提高到39.0%,上升了9.1个百分点;18~24年年龄组别中受大专以上教育比例从8.7%提高到13.9%,上升了5.2个百分点。教育发展使得青少年获得初中以上受教育机会不断增加,从而提高了人口质量和劳动力供给结构。
专图3-1 2000年、2005年青年受教育情况分布比较
相比之下,城乡之间在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方面,则存在着显著差异。由专图3-2可见,城乡青年在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和初中)占相应年龄组别的比例差异不大,而在高中和大专以上的受教育比例差异明显。在高中教育阶段,城镇青年人口受教育比例占53.2%,农村青年人口中该比例为27.9%,两者相差25.3个百分点。在大专以上教育阶段,城镇青年受教育比例为24.3%,比农村青年高出接近21.1个百分点。
专图3-2 2005年城乡青年受教育情况差异
(二)就业状况
教育机会差异使得城乡青年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时间和比例有明显区别。由于高中和中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