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日本经济实现正常化

    作者:张鹏 出版时间:2006年12月
    摘要: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了日本经济实现正常化。首先,介绍了2006年日本经济实现正常化。其次,解释了日本经济实现正常化的原因。最后,分析了2007年日本经济仍将保持增长的形势。

    在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同时进行的变革是日本经济走出停滞的最主要原因,这场变革不仅使经济重新焕发了活力,也保证了增长的可持续性,因此日本经济进入了一个以内需为主要动力的平稳发展时期,预计2006、2007年的经济增长率都将超过2%。

    一 2006年日本经济实现正常化

    日本经济从2002年开始逐步复苏,至2006年10月,这一轮景气已经持续了57个月,平了二战后日本经济景气周期的最长纪录。不过,虽然此次经济复苏持续的时间很长,但与过去的复苏过程相比显得过于温和,活力不足,尤其是通货紧缩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抑制了经济扩张的势头。

    2005年,日本经济复苏步伐开始加快,GDP增长了2.6%,为近几年的最快增速。假如按照从2005年4月到2006年3月的财政年度计算的话,此财政年度日本经济增长率高达3.2%,为15年来的最高水平。预计2006年日本经济增长率将达到2.5%左右,与2005年基本持平。如此高的经济增长速度表明日本已完全走出了经济衰退的阴影,经济运行已经实现“正常化”。

    1.内需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2006年上半年日本经济增长较为温和。第一季度,在消费和投资的拉动下GDP比上季度增长0.8%,但到第二季度,由于住宅投资和公用支出均出现负增长,拖累经济增速回落,GDP仅比第一季度增长0.2%(见图1)。

    图1 日本季度GDP增长率

    此次日本经济复苏有比较坚实的内需基础,和以往靠外需拉动的复苏有很大的不同。2003年和2004年,净出口拉动了日本1/3的经济增长,而到了2005年净出口对GDP的贡献率降到不足10%,在2006年前两个季度净出口对GDP的贡献更变为负值。外需和内需此消彼长的态势显示日本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逐渐占据优势。

    投资是目前拉动日本内需的主要因素。日本经济泡沫破灭后,企业面临债务过大、设备过剩、雇员过多等“三过”问题,生存都难以保证,不仅丧失了投资能力,甚至生产规模也在不断收缩。经过10多年的调整,企业已经基本解决了“三过”问题,重新开始了更新设备和扩大生产规模。2006年第二季度,日本企业投资比上年同期猛增16.6%,实现了连续13个季度的增长。为了尽快实现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张,2006年日本企业并购活动也异常活跃,显示出企业活力不断增长。

    2006年上半年,日本国内的机械设备订单数比2005年同期增长了9.5%,其中民间需求增长12.2%(见图2)。民间机械设备订单增加表明企业设备投资较快,未来生产规模必然会随之扩大,预示着日本经济在从“减量经营”的状态向生产规模扩大的状态转变。

    图2 日本各季度机器设备订单金额

    2.通货紧缩结束

    2006年,日本物价水平持续上升,长期困扰日本经济的通货紧缩结束。由于稻米价格对物价的负面影响减弱,加上电费及通讯费率下调所产生的通缩压力减轻,从2005年11月开始,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出现连续上涨,到2006年8月,CPI上升到100.8,比上年同期增长0.9%(见图3)。伴随着CPI上涨,企业出厂价格指数也出现上涨。目前,石油价格上涨是推动日本物价上升的最主要动力。

    图3 日本月度CPI

    日本政府至今仍未正式宣布通货紧缩结束,究其原因,主要是在CPI和企业出厂价格指数上涨的同时,GDP平减指数却继续下滑,这就出现了CPI和GDP平减指数在趋势上的背离。实际上,目前日本GDP平减指数的下滑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石油价格高涨造成的。在国际油价上涨的情况下,日本进口石油的名义价值不断上升,而这部分进口额在计算GDP的时候要被扣除掉,因此,随着国际油价上涨,日本名义GDP中被扣除的部分不断增长,影响了GDP的增量。所以,油价上涨一方面会引起GDP平减指数下降,另一方面又造成CPI上升,这就出现了在价格体系内部看似矛盾的现象。总的看来,尽管目前CPI涨幅不大,但已经可以肯定日本经济已经摆脱了通货紧缩的束缚。

    2006年初,受日本经济复苏及房地产投资活跃的推动,东京、大阪和名古屋三大城市的商业区地价15年来首次出现上涨,表明日本资产价格也在逐步正常化。

    3.零利率时代结束

    20世纪90年代,为了早日实现经济复苏并摆脱通缩,日本银行(日本的中央银行)不断调低利率,在1995年9月后日本银行的贴现率已经降至0.5%,而同期美联储的贴现率为5.25%。到2001年9月日本银行最终把贴现率降到0.1%并维持到2006年。当名义利率接近零后,日本银行就失去继续通过降低利率来刺激经济的余地,从而开始实行“量化宽松金融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