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6年12月 |
一 2006年钢铁行业阶段性运行特征明显
2006年以来,受国际市场需求持续旺盛以及国内宏观调控效果逐渐显现的影响,钢铁行业呈现较强的阶段性运行特征。上半年国际国内市场双“景气”,共同推动钢铁行业从上年下半年的低谷中强劲复苏,但进入7月份,随着国内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大,钢铁市场随即进入调整期。第四季度,由于国内调控告一段落,宏观政策进一步收紧的可能性不大,钢企预期逐渐走稳,市场恢复到正常的供求轨道,市场价格稳中趋升。
1.上半年强劲复苏
上半年,钢材价格呈现出明显的恢复性上扬态势,并带动行业利润逐渐走出深度下滑局面。统计显示,截至6月底,国内钢材价格综合指数114.85点,尽管比2005年同期低5个点,但比2005年末上涨了20.67点。板材平均指数恢复到121.46点,比2005年末的92.42点上升29.04点,长材平均指数恢复到97.96点,比2005年末的90.81点回升7.15点。在价格持续回升带动下,上半年钢铁行业销售收入较快增长,利润水平逐渐得到恢复。全行业上半年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1781亿元,同比增长14.1%,实现利润529亿元,下降20.6%。尽管利润增速同比下降,但价格的回升,促使企业实现利润呈逐月回升态势,利润下降幅度逐渐收窄。3月份实现利润89亿元,比1~2月累计增加19亿元,4月份实现利润117.6亿元,比3月份增加28亿元,5月份实现利润151亿元,比4月份增加33亿元,6月份实现利润达到200个亿,比5月份又增加了49亿元,为历年以来单月实现利润最高额。
国际国内市场同步旺盛是推动上半年钢铁行业强劲复苏的主要动力。首先是国内市场需求旺盛,上半年GDP同比增长10.9%,比上年同期加快0.9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9.8%,加快4.4个百分点,在经济加速条件下,上半年汽车、船舶、铁路轨道、房地产建筑等主要下游用钢行业生产明显加快,带动国内钢材需求快速上升。其次是国际市场需求快速回升,6月末CRU国际钢材综合指数由年初的130.4点逐步上升到165.8点,上涨了35.4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上涨了30.2个百分点,大大超过了上年同期的价格水平。国际市场需求的旺盛拉大了国际国内的钢价差,促使上半年国内钢铁出口迅猛增长,上半年钢材进口下降28.8%,出口增加47.7%,由上年同期净进口165万吨,变为净出口769万吨,顶替进口、增加出口合计934万吨,有力缓解了国内市场的压力。统计显示,上半年冶金行业钢材的产销率达到98.1%,同比提高0.18个百分点,其中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钢材产销率更是达到了99.5%。
2.第三季度进入调整
上半年钢铁行业效益的强劲复苏,促使前期效益下滑压力下已经减缓的钢铁生产重新加速,统计显示,钢材产量增幅上半年持续攀升,6月份单月产量达到4120万吨,创下历史新高,同比增长31.2%,增幅比年初上升了11个百分点,前6月累计钢材产量达到2.22亿吨,同比增长25.78%,增幅恢复到2005年同期的高位水平,并超过2005年全年1.7个百分点。钢材新增资源的快速增加,给第三季度钢铁市场的供求平衡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需求方面,针对上半年经济发展的“过热”苗头,国家从货币投放、信贷扩张、土地审批等多方面加强了宏观调控,动用了货币政策和行政手段,从严控制货币信贷、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宏观调控在第三季度取得初步成效,工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均呈明显回落,经济增长表现出适度减缓趋势。从工业生产来看,7月份工业生产同比增长16.7%,增速较6月份下滑2.8个百分点;8月份工业生产增长15.7%,增速又比7月份下滑1个百分点。8月份的工业生产增长速度已经下滑到2006年以来的最低水平。第三季度7、8两月工业生产平均增长速度为16.2%,比第二季度平均增速下滑了1.8个百分点。从固定资产投资来看,7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7.4%,增速较6月份下滑6.3个百分点;8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5%,增速又比7月份下滑5.9个百分点。8月份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也下滑到了2006年以来的最低水平。第三季度7、8两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长速度为24.5%,较之于第二季度的平均增长速度下滑了7.1个百分点。由于钢材消费最为集中的两大领域工业生产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均明显下滑,第三季度钢材国内消费需求有所减弱。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测算,7、8两月国内钢材消费约7186万吨,第三季度国内钢材消费总量约10800万吨,比第二季度略有下降,降幅2个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