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6年12月 |
关于未来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战略布局,“十一五”规划中做了完整的阐述,即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提出要通过健全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和扶持机制等四大机制,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同时,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创新性地划分了功能区,即各地区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不同要求,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评价指标,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在新思路、新理念的导引下,2006年区域合作出现良好态势,2007年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望逐步向好。不过,在目前体制背景下,区域合作、协调由“虚”变“实”还需要一个过程,区域经济发展特别是经济增长格局短期内也不会发生大的变化。要想真正实现中央提出的和谐发展,尚需在大的战略背景下,细化相关政策措施,深化各方面体制改革。
一 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的特点
1.区域合作全方位展开
随着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被写进各自的未来五年发展规划,倡议了多年但流于务虚的长三角一体化、京津冀都市圈开始变得现实起来。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沪苏浙三地共同意志。京津冀都市圈也成了三地“十一五”规划中的新词,北京市首次把首都的发展放到区域空间中来谋划。天津市的角色定位也开始清晰起来,明确定位为“现代化国际港口大都市、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同时,在交通、通讯、环保、物流、产业资源等方面加速了整合步伐。泛珠三角、中部6省以及东北地区的合作也在有序推进,各种高层论坛不断,也出台了一些具体政策。区域之间的合作也在不断增强,到2005年,已有3万多家东部企业到西部投资,投资额超过5000亿元。上海与东北的合作加强,67个大项目进驻东北。北京市也投入100亿元,与内蒙古合作开发电力。特别是来自长江三角洲、泛珠三角区域和环渤海地区的三大区域合作组织共同签署了《关于区域合作组织间开展工作交流与合作的协议》,表示将通过进一步交流合作,发挥对企业投资的组织、引导和推动作用,当好企业的“资讯公司”。这标志着三大区域在联动互动和合作交流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另外,次级区域合作也在广泛开展,比如南京都市圈第一个五年规划出炉,规划以建设区域交通体系为重点,兼顾区域生态、文化和公共基础建设。其主要目标是,形成以特大城市南京为核心,以扬州、镇江、淮安、马鞍山、巢湖、滁州、芜湖7个大城市为主体,以27个中等城市和一大批小城市为基础,分工合理、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都市圈城市体系,实现南京都市圈在长三角西部区域崛起的态势。
总的讲,由于地方高层的发展眼光已发生变化,开始从区域视角谋划发展,区域经济发展跃上行政主动推动的层面,全方位、多层次的区域合作局面已然形成。
2.非均衡发展格局继续强化
2005年,东部10省市、中部6省区、西部12省区和东北3省四大区域的GDP分别为10.9万亿、3.7万亿、3.3万亿和1.7万亿元,占全国GDP的份额分别为55%、19%、17%、9%。2001~2005年,四大区域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12.35%、10.86%、11.12%和10.87%。总体上东部地区的比重继续提高,西部地区持平,中部和东北地区略有下降。尽管相对差距的矛盾有所缓解,但总量差距以及增长质量的差距仍在扩大(见表1)。
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来看,近年来各区域增幅差距并不大,甚至有时中西部地区的增长还要高于东部地区,但这并不意味着增长格局的变化:一是中西部地区月报口径工业增加值占全口径的比重较低,意味着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增加值占比较大,而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速特别是在不发达地区相对是比较低的;二是产业结构不同,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高增长的第二、三产业占比中西部地区比较低,而低增长的第一产业占比比较高。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事实是,经济活跃的三大经济圈,其工业增加值增幅相对并不高,表明其产业结构已发生变化,经济增长对工业的依赖性相对没那么强,说明在总量差距存在的同时,各区域的增长质量也存在差距,关于这一点在2005年各地区GDP单位能耗中也可以得到佐证。
表1 各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长情况
3.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呈中部崛起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