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年12月 |
一 引言
随着和谐社会建设的不断推进,2005年以来低端劳动力价格有较大幅度提高,有些企业家(也包括一些国有企业管理者)认为目前提高职工工资是企业“不能承受之重”,如果提高员工工资将会使企业处于亏损的境地,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再加上人民币升值、全球金融危机等因素,目前有很多地区(特别是珠三角)出现了大批劳动密集型企业开工不足,大量裁员甚至倒闭的现象。据此,一些学者和企业主认为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将对中国企业竞争力造成极其严重的“损害”;中国产业竞争力下降将会影响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进而会影响中国吸纳劳动力的数量,最终会影响劳动者的利益。而另有一些学者则认为:人工成本的上升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也将是我国企业技术进步及产业升级的动力;这些不能承受工资增长压力的企业也许正是要被淘汰的企业。因而十分有必要认真调查劳动力价格上涨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影响,进而判断中国工业的竞争力(盈利能力)将在多长时期内和多大程度上还要依赖于低收入的劳动供给;而当低报酬劳动供给减少,劳动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时,工业企业将怎样保持和提高自己的国际竞争力。基于以上的考虑,从2008年5月以来我们对不同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进行了多次调研。
我们运用重点调研与普遍调研结合的方式,采取了问卷调查、重点访谈、座谈会等多种调研形式。在重点关注一次资料的基础上,也收集二手资料,力图全面了解劳动力成本上升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影响。调研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2008年4月在深圳进行调研;第二阶段是2008年8月在大连调研;第三阶段是2008年10月在杭州及2009年5月在温州调研。我们共走访了十七家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企业;一家会计师事务所(该事务所代理三十余家企业外资账务);一家工程总承包企业;两家外贸进出口企业;召开了四次座谈会(共有三十家企业参加);同时走访了相关中小企业主管部门。
二 调研中所关注的一些问题
1.企业普遍接受劳动工资的上涨
2007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同比增长18.7%;2008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29229元,日平均工资为111.99元,同比增长17.2%;2009年第一季度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同比增长13.4%。从调研的结果来看,从2005年以来,低端劳动力工资的确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深圳2005年普通劳动力月平均工资为800元左右,2008年大致为1700元(不同行业有所区别,但大体上2008年为2005年的1.6~2倍。上述工资是含加班费后的工资。企业普遍反映员工愿意加班,当企业不忙、加班减少时往往会出现大量员工离职现象)。在调研中,一家在新加坡上市的工程总承包企业工程总监说,近几年建筑工人工资确有较大幅度的上涨。他们公司在全国承包了很多石化企业的环境保护工程,然后将一部分工程分包给不同的施工企业。据他了解,2008年以来建筑工人的日工资上涨到了80元左右(而且企业负责员工的食宿)。可以判断2005年以来低端劳动力的工资的确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从调研情况来看,高端劳动力(主要是月工资在3000元以上的)价格近几年变化不大。2009年5月底我们去温州进行了调研,调研中我们了解到虽然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使低端劳动力市场出现了较为严重的供大于求,但很少有企业减少员工的工资水平。在调研中,我们问在前两年劳动力市场供求不平衡时,工资快速上涨,为什么在目前企业不降低工资呢?企业主给出的原因一是,工资具有向上的刚性,一旦上涨了很难再降下来;二是,企业家认为这几年生活成本上涨很快,工资上涨的很大部分是用来弥补生活成本的上涨;三是,目前员工特别是新一代员工的保留工资[1]水平普遍较高。劳动密集型产业很多员工都是农民工,在农村老家都有土地。这几年惠农政策不断出台,从事农业的收入增加很快;如果出来“打工”的净收入(收入减支出)不能明显高于在家务农的净收入,农民工就会“回流”到农村。新一代农民工(指20岁左右的年轻农民工)一般都接受过初中以上的教育;生活的压力远小于老一代农民工(指40岁以上的农民工)。新一代农民工也意识到追求自身生活质量,而不愿意只是工作挣钱。如果收入水平太低,新一代农民工往往选择不工作,或者回到父母身边。因而从调研结果分析,劳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