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保护的新希望
摘要:在保护区生态底线被屡屡突破的开发狂潮中,长期保护好三江源,需要对该地区有扎实的科学研究和了解,尊重当地高原牧业社区的文化和传统资源利用方式,开展多种实践和实验。在此基础上的政策和管理机制设计,才可以突破现有的一刀切现象,避免大量投入却难以达到长期保护效果的窘境。2011年11月国务院通过的《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实验区》中提出了尊重文化、保护生态、保障民生的出发点,并遵循发挥农牧民生态保护主体作用、鼓励和引导民间组织参与、改革创新机制体制等原则;这些顶层政策设计,以及民间力量从2000年之后自下而上发动当地乡村社区的经验和成果,都为保护三江源带来了新的希望。
Abstract:China's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been systematically encroaching on the country's ecological bottom-line. In order to safeguard Sanjiangyuan—source water of Yangtze,Yellow and Mekong Rivers,also China's second largest National Nature Reserve,we need solid science,respect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mosaic highland rangeland-pasturing system,as well as culture and endemic knowledge on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Experiments and practices at all levels are needed to provide solutions to the existing one-size-fits-all rangeland management policies aiming at reversing the trend of degradation. Such policies and vast investments often result into illusive conservation. November 2011,the "Sanjiangyuan National Ecological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 Zone" was approved by the State Council. With such principles as "respecting culture","protecti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ensuring local livelihood benefits",the Experiment Zone aims to encourage conservation rights and roles of the local nomads and villages,encouraging civil society participation,as well as innovating infrastructural changes. These top-down policy design,in combination with the various bottom-up community-based experiments on mobilizing and providing incentives for local people to act,are exhibiting new hope for Protecting Sanjiangyuan'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natural and social background to Sanjiangyuan's environment conservation,analyzes existing issues and previous policies and their ambiguous conservation outcomes. An outlook is provided on how to maximize the opportunity provided by the new Experiment Zone,in light of the many civil society-led local practices to convert local protectors into ecosystem service providers and payment beneficiaries.
一 背景
2011年11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建立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实验区。[1]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转折点。三江源生态实验区强调保护优先,引导地方发展与支持高原牧区的民生与福祉,“先行先试”,“创新生态保护体制机制”。实验区的面积占青海省的54%。[2]
三江源是黄河、长江、澜沧江的源头地区,其生态价值对我国的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流域的数亿居民提供了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等不可替代的生态服务。2003年,这里升级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5.23万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面积3.12万平方公里,分为六大片,共有18个保护分区,涵盖了最急需保护的生态区,包括三条江河的源头、珍贵的野生动植物和高原湿地等。在2011年三江源生态实验区中,又把包括三江源、可可西里、隆宝滩在内的三个自然保护区列为实验区的“重点保护区”,总面积19.74万平方公里,约占三江源实验区面积的50%。
在39.5万平方公里的三江源生态实验区内,2012年总人口达127.3万人,其中农牧民占80%,藏族人口占89%,7%是贫困人口。[3]在三江源实验区内有大约1200个村落。这些乡村社区的参与和支持,是三江源保护成功的关键。三江源“原住民”的福祉和未来,是三江源实验区方案中着重强调的。[3]
设立保护区后,2005~2012年,国家财政投入了75亿元,可能是中国单个自然保护区中最大的一笔。[4]然而这些投入是否在保护三江源尤其是遏制高原草原退化的目标上起到作用,还难以确认。
三江源作为中国和世界上最珍贵的自然地区之一,其真正的生态、文化、精神价值,还远未被系统地研究、记录和传播。对于真正生态价值的理解的局限,可能是三江源生态保护问题的根源。
2000年之后,民间机构在三江源开展了基于乡村牧民社区的保护行动与实验。青海省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协会、保护国际基金会、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和青海省林业厅、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合作开展的协议保护项目,[5]尝试把国家生态保护的投入,与当地牧民社区的自主行动和资源利用结合起来。
(一)关于三江源的草场与牧民
科学界发表的学术论文,通常这样描述:
近几十年来,由于气候变化的影响,加之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如超载过牧、滥樵乱挖、滥采黄金等,造成源区草地退化严重。据统计,目前源区退化草场面积已占到可利用草场面积的26%~46%,严重影响了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和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并对其他相关地区的生态安全造成严重威胁。[6]三江源地区,除了东南部有森林分布外,源区植被以草地为主,主要类型是高寒草甸、高寒草原、沼泽湿地。畜牧业对草原的利用(过牧)在“草原退化”的问题中往往被作为人为因素之首。然而,这些干旱半干旱的生态系统和千百年来在此生活的牧民,早已形成了高原畜牧与天然草原镶嵌的半自然草原牧场生态系统。[7]
事实上,占有全世界陆地面积40%的草原,承载超过地球上任何其他生物群落(如森林)的人口。草原生态系统因其承载大量聚集的野生动物,如北美野牛、非洲角马、欧亚赛加羚羊、青藏高原藏羚羊,成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地区。草地生态系统备受人类活动的威胁,如北美大草原自1830年消失了97%,撒哈拉以南的草场更甚。
草原牧区生态系统的管理在全世界都被认为是个“难缠的问题”[8],事实上,很多人心目中的草原逻辑,也是往日水草丰美,现在干燥退化,而最多、最容易被指责的就是牧民由于各种外在和内在的原因而过度放牧。
然而,对于三江源这个新建立的保护地,加之高原草原牧区本身的复杂性,首先必须对草原和牧区的历史、生态、社会等问题有清晰的认知。在全世界,对于草原和畜牧社区的研究在过去30年中积累了不少成果。然而青藏高原由于山高水远、人迹稀少、环境艰苦,对草原的研究还非常少。而跨社会、文化、自然、经济的综合分析更加稀缺。
千百年来,当地社区依靠传统资源管理智慧和敬天悯人的高原生态文化,在土地生产力很贫瘠的高原草场上生活,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这些通常是家庭社区口口相传的知识系统,应该认真结合科学方法开展研究。[9]
(二)梳理三江源生态问题
长期在青藏高原开展工作的蒙大拿学者哈里斯博士,通过对170多篇国内外发表文献的系统分析,发现目前对青藏高原的草场退化的范围和程度所知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