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抗战爆发前日本关于中国经济情势的一份调查——以对 《本年度支那农村景气测定》 的评介为中心
    ——以对 《本年度支那农村景气测定》 的评介为中心

    作者:张会芳 出版时间:2013年02月
    摘要:文章主要分析了近代日本对华调查的概况及抗战爆发前日本关于中国经济情势一份调查的地位、内容要点,以及调查的特征及政策意向。

    一 近代日本对华调查的概况及本调查之地位

    到1945年战争结束为止,日本不同的官方和民间机构,包括满铁、东亚同文书院、东亚研究所和兴亚院等等,都曾在中国领土上进行大量的调查。其中尤以满铁1907~1945年间所作的各种调查最为著名,迄今围绕满铁调查经过和背景的分析和依据满铁调查发表的研究成果都数量可观。53925

    与满铁所作的各种旨在对中国社会进行基础把握的实态调查和惯行调查不同,1934年创办于上海的中国通信社所作的各种调查和报道,更多把关注焦点放在中国当前的政治经济,体现出与时势密切结合的特点。该社的出版物主要有三种。

    (1)1934年8月创刊的《中国通信》,每日二回发刊。其特色是:为对于时刻展开的中国形势进行迅速报道,在现地以上海为中心,对全中国各主要中外文报纸的政治、经济重要消息和论说进行译出报道,是中国唯一的日文通信。另外,对该通信的读者赠送《中通资料》。

    (2)1934年8月创刊的《中通资料》,每月二回发刊。该资料系由该社同人依据现地调查而作成。

    (3)1936年2月创刊的《上海政经周报》,每周发刊。其特色是以中国经济为基调,并涉及政治状势,是关于中国事情的高级综合解说志。每号满载海关告示、重要货物移输出入每周情况等重要记事。

    以其中的《中通资料》为例,从现有的目录来看,到1936年11月为止,该资料已发行55种,其中多数涉及中国现实政治经济的各个侧面,政治方面如宪法草案、政党组织、剿共、领事裁判权、满洲国问题,经济方面如关税、毛织工业、航空业、银行发展、化学工业、通货问题、财政问题、公路建设、走私贸易、合作社运动,等等。资料内容大部分为自撰,也有少部分来自对现有中文材料的翻译。除个别研究题目涉及外蒙古外,绝大部分均以中国为研究对象。

    遗憾的是,虽然目前包括满铁在内的日本官方和民间各种机构的调查都已为人熟知,但对于中国通信社的成立背景和相关活动,还未见有文章专门论及。53926关于这一机构所作的各种调查,也还未得到充分的关注和利用。本文主要对该社1936年末发行的《本年度支那农村景气测定》进行分析,以见其调查活动特点之一斑。

    二 本调查的内容要点

    作为本调查分析对象的1936年,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关键年份。三十年代初,由于天灾频繁和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中国农业、农村所受的摧残和打击较为严重,呈现崩溃和破产的迹象。到1936年前后,由于自然灾害的轻缓和政府、银行等一系列农村复兴对策的影响,农业生产开始回升,社会经济领域也随之出现活跃的气氛。在当时的报刊上,曾有不少零散的报道,对于该年度农业收成丰稔的情况有所记载。53927同时,关于本年度由于农业的丰收所带来经济领域的景气是否为实际景气及其持久性,社会上也有一些疑问。53928

    本调查的发起,也在一定程度上回应了形势的需要。该书的前言提到:对于本年度中国农村景气的将来性,有悲观论和乐观论的两种对立意见。前者是仅由本年度的作物丰收而得出的观测,后者是从大局出发而得到的观测,这是两种见解的不同点。然而无论何种意见,在对本年的作物丰收评价过高这一点上,并没有区别。以今年的作物丰收三十亿乃至四十亿等成疑问的数字为基础而作的测定,如何在各方面带来令人沮丧的影响,是值得注意的问题。因而笔者在严密调查的基础上,对本年度的农村景气进行测定,以为各方人士之指针,完成此稿。

    其正文分为上下两编,分别于1936年11月25日和12月15日出版,编号为“中通资料第五六号”“中通资料第五七号”。共分为总说、本年度中国农村景气的诸因素、农村购买力的测定、农村景气的实证、结语等五个章节,其内容要点总结如下。

    其一,本调查的意义。作者认为,在标榜农业立国的中国,农村经济的盛衰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直接意味着国民经济的盛衰。中国的农村经济支配国民经济的事实,从最近数年间中国国民经济的衰微可以雄辩地证明。从而对中国国民经济的把握,必须以对中国农村经济的把握为前提条件。在经济机构较为单纯的中国,农村的盛衰多数取决于农作物收成的丰歉。本年度中国农作物的丰收,可在一定程度上使农村从深刻的衰落得以挽救,同时也给处于恐慌过程的中国工业部门带来中间景气。中国的国民经济在今后也会几分受益,然而这要由农村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