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年01月 |
2012年以来,浦东把贸易功能区建设作为转型发展的突破口,把创新作为发展的动因,在创新驱动下,浦东新区贸易功能发挥已有了较大的推进。航运事业已名列全国前列。2012年前三季度贸易额增长了23.8%,2012年在浦东的国际贸易结算试点将达到30余家、贸易专用账户额将突破90亿美元;贸易租赁业务扩大到几十家,航运企业明显增加,金融、航运与贸易业务综合推进,贸易货邮吞吐量可达30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近3000万标箱。
截至2012年,浦东新认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4家,央企、民企区域总部13家。2012年上半年,上海外贸进出口总额397.7亿美元,贸易额同比增长10.3%。其中,出口189.21亿美元,同比增长10%,略低于2012年1月196.8亿美元的历史纪录;进口208.49亿美元,同比增长10.7%,为历史新高。浦东作为建设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核心功能区,贡献了2012年上海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浦东新区上半年外贸进出口总额1172.2亿美元,同比增长8.7%。浦东建设上海国际贸易中心核心功能区将以“到2015年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2700亿美元,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在2010年基础上翻一番”为具体目标。[1]未来,浦东将适应国际贸易货物流和资金流分离的发展要求,深入开展国际贸易结算中心试点,拓展离岸贸易业务,积极探索向国际通行的自由贸易园区转型升级,加快国际贸易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此外,浦东将促进启运港退税、中资“方便旗”等政策落实和效应发挥,突破阻碍国际中转业务发展的税费、监管等瓶颈制约,率先形成符合国际惯例、具有较强国际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航运特区。
一 浦东新区创新驱动建设“长三角”国际贸易功能区的平台与条件
2012年上半年,浦东外高桥保税区生产总值、商品销售额、税收均占全国保税区总和的一半。2012年前7个月,上海海关关区累计实现进出口4626.9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其中,出口2821.8亿美元,增长0.7%;进口1805.1亿美元,增长2.2%;累计贸易顺差1016.7亿美元,下降1.9%。7月当月进出口创年内次高,但出口同比出现2009年以来单月最大降幅。2012年8月,上海海关关区进出口707.2亿美元,同比下降4.6%,环比增长2.2%,进出口总值仅次于5月,为2012年以来次高水平。其中,出口437.8亿美元,同比下降8.6%,为2009年11月以来的最大降幅,环比由6月的下降3.1%转为增长1%;进口269.4亿美元,同比增长2.7%,环比由6月的下降8%转为增长4.3%。浦东已成为长三角贸易汇集平台,不断集聚和辐射全球、亚太区域。上海是中国的经济平台,而浦东是上海的主要舞台、长三角的经济平台。浦东的贸易,已是一个区域性概念,并已具有贸易的集聚力和辐射力。[2]
2012年初据《劳动报》的报道,上海已经成为全国服务贸易进出口规模最大的省市。根据商务部的统计数据,目前上海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在全国所占的份额已经超过30%。作为服务贸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浦东新区的服务外包与软件出口发展喜人。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全市服务外包金额超过16亿美元,同比增长32.4%。目前,在上海的5个服务外包示范区和12个服务外包专业园区中,浦东就几乎占了一半。同时,浦东的中心城区通过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升级效应已经显现,并为长三角乃至中西部地区承接在岸服务外包创造了条件。
(一)浦东拥有创新长三角贸易中心建设的历史沉积和功能作用
浦东国际贸易中心区的地位,经过22年的开发开放已经逐步确立。当然这也离不开上海和长三角经济的支撑,浦东对外贸易的空间优势在于:一方面,浦东依托上海,有改革开放的沿海优势;另一方面,长三角区域的经济贸易基础决定其优势地位。浦东近年来的商品购销总额已达6000多亿元,是沿海开发区之首;浦东口岸进出口贸易总额约为5000亿美元,占国内的18%、世界的1.2%。预期指标是到2015年基本拥有比较完备的贸易功能架构。[3]
浦东首先应当把握好贸易中心功能区的目标性质定位。第一,浦东具有口岸型的贸易特征,即长三角经济区最主要的进出口口岸,是对接国内外市场的中心纽带;第二,浦东也是区域性的贸易中心平台,是整个东亚的重要贸易枢纽,是亚洲和太平洋经济区经贸活动的集散地和辐射区;第三,浦东是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晴雨表,这是其他贸易城市无法比拟的。当前浦东应从实际情况出发,准确定位,在未来5年内,成为中国最大的口岸型贸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