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年01月 |
一 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浦东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2012年上半年,浦东新区经济运行走出了一条前低后高、趋稳回升的增长曲线,但是随后9月的数据又不是很理想,显示浦东经济增长前景堪忧。据浦东发改委(统计局、物价局)9月29日发布的信息,1~8月工业总产值为5991.90亿元,同比下降-0.1%;1~8月高技术产业产值为1864.30亿元,同比增长9.4%;三个新兴产业中,生物医药制造业产值为204.20亿元,增长12.0%;航空航天器制造业产值为4.91亿元,增长38.9%;新能源制造业产值为54.34亿元,下降4.2%。新区高技术产值率、工业综合增加值率均只有25%左右,远低于国际城市60%和40%左右的水平,说明浦东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任务依然艰巨,自主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浦东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受外部需求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程度较大,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刚性约束日益明显,对国外技术的依赖度较高,消化吸收投入不足、成效不明显,内生经济的成长性不足,创新尚未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主导要素。加之不断上升的商务成本压力,浦东已走到了转型的关键时期,发展动力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今后在产业发展上,要由原来主要以资本驱动为主的外生增长模式转向主要以创新驱动为主导的内生增长模式。
当前浦东经济转型的关键问题是创新不足和产业化不足,不能推动内需的扩张与增长,尤其是消费需求增长的萎缩,导致城市经济增长出现了下滑趋势,与全国和其他城市相比增幅偏低,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偏低,1~7月增长17%,低于全国同期的20.4%,低于天津25.3%和重庆20%的水平,高于深圳的11.1%;
二是,社会消费增幅偏低,1~7月限额以上增长13.2%,略高于全国的13.1%,低于天津的16%、重庆的15.9%和深圳的15.5%;
三是,出口总额增幅偏低,1~7月出口总额增长7.8%,与全国同期7.8%的水平持平,高于北京的3.5%,低于天津的15.4%和重庆的250%;
四是,港口货物吞吐量增幅偏低,1~7月增长5.3%,低于全国平均6.6%的水平。
以上对比显示,浦东经济增长速度仍然低于全国其他发达地区。这一方面与浦东经济转型发展有关,经济增长速度下调是合理的;另一方面也与外部环境恶化对浦东的影响比对其他地区更严重有关。
未来浦东经济要成功转型,需要进一步加大创新力度,通过创新来扩大需求增长,同时最重要的是要寻找创新与经济的最佳结合点,寻找符合浦东特点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强城市经济增长的动力。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未来经济增长不可忽视且潜力巨大的重要经济增长点,并将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又一个动力。海洋产业已被列入浦东“十二五”规划的重点产业布局中,海洋产业将成为浦东的区域优势产业,将其转化为产业结构调整及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将对浦东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重大作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国对资源的争夺越来越激烈,由于陆地资源的有限,在21世纪人们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海洋,希望海洋经济成为全球经济新的增长点。海洋正在成为高新技术引导下的经济竞争和国家海洋战略竞争的主战场,“谁拥有了海洋,谁就拥有了世界”,“谁在海洋经济上强大,谁就占领了发展制高点”。现在,许多沿海发达国家将海洋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如日本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一直以来非常重视海洋;美国和俄罗斯提出以海洋经济和海洋安全为核心的海洋战略;韩国和澳大利亚也在大力发展海洋产业;中国也提出,要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1996年,中央出台指导性文件《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将海洋开发增列为“中国高技术研究发展纲要”中的一个领域。2003年,国务院提出以发展海洋经济为中心、海陆一体化开发的原则。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决定》中,将海水综合利用(隶属节能环保产业)、海洋生物技术及产品研发和产业化(隶属生物产业)、海洋工程装备(隶属高新装备制造产业)列为需要加快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根据国家海洋局的规划,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涵盖海洋生物育种与健康养殖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水淡化和海水综合利用业、海洋可再生能源产业、海洋装备制造业、深海产业等海洋高新技术领域。
浦东是上海通往东海、面向世界的门户,应该根据国家海洋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