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全球气候谈判进程:通往德班的路

    作者:王东 出版时间:2012年01月
    摘要:2010年12月在坎昆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大会就《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于2012年底到期后的减排安排,以及援助资金、技术转让等发展中国家较为关心的问题进行谈判,最终在取得部分成果的基础上以妥协的方式签署了坎昆系列协议。由于在《议定书》第二承诺期议题上的谈判未能取得进展,到2013年1月前的时间所剩不多,因此联合国主导下的全球气候谈判面临着巨大压力,通往德班的谈判路程既坎坷又充满了不确定性。
    Abstract:The United Nations Climate Change Conference (COP-16) held in Cancun, Mexico, from 29 November to 10 December, focused on negotiations on emission reduction after expiration of the "Kyoto Protocol" commitment at the end of 2012 as well as on issues related to developing countries, such as financial assistance and technology transfer. Based on compromise, the 193 parties reached a package of agreements to make efforts to cope with climate change and to lay a foundation for talks at the next conference in Durban, South Africa, to be held at the end of 2011. The Cancun conference failed to make substantial progress on a second commitment period to the Kyoto protocol. Because the time left before 2013 is limited, the UN climate negotiations are under great pressure. The negotiations leading to the Durban conference are full of ups and downs and uncertainties.

    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机制是在全球气候极端变化已危及人类生存的情况下,在联合国主导下形成的谈判机制,“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是谈判机制的基本原则,谈判机制的初衷是推动世界各国共同采取切实行动应对气候变化,拯救人类赖以生存的气候环境。

    依据“巴厘路线图”的设想,《京都议定书》(以下简称《议定书》)的谈判将在2013年1月前达成新的后续协议而告结束。自“巴厘路线图”确立以来,从哥本哈根会议到坎昆会议,谈判年复一年进行了多轮,在通往德班(Durban)的道路上艰难前行,有进展也有阻力。虽然2010年的坎昆谈判取得了一定阶段性的进展,但由于发达国家在《议定书》延续的核心问题上制造种种障碍,《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减排安排问题暂且被搁置了下来,《议定书》未来的命运和联合国气候谈判机制面临着严峻考验。坎昆会议后,制定2012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战略规划的谈判时间所剩无几,在前期谈判取得阶段性进展和共识的基础上,世界各国需要做出的抉择迫在眉睫。2011年底的德班会议该如何收场,特别是最现实的《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减排安排能否确定下来,保障《议定书》的延续,显然是德班会议要达到的目标。与此同时,《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能否有效约束所有缔约国,不折不扣地贯彻“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和保障谈判的“双轨制”不被破坏,能否制定出未来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行动方案,处在风口浪尖上的联合国气候谈判机制将面临怎样的挑战,无疑也是各界关注德班会议的看点。

    一 坎昆会议的成果与重要意义

    坎昆会议是《公约》和《议定书》签署以来各缔约国就应对气候变化之责任和义务而进行谈判的延续,世界各国再次就《议定书》第一承诺期于2012年底到期后如何安排,以及落实援助资金、技术转让等发展中国家较为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谈判。全球气候谈判启动以来,为加大应对气候变化措施力度和寻找各方利益的平衡点,有关各国进行了艰难的协商和激烈的辩论,希望在2013年1月前确定后续减排方案,最终完成未来应对气候变化切实采取全球行动的使命,但在《议定书》第二承诺期议题上的谈判迟迟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随着《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到期的临近,谈判进入了关键的实质性阶段。虽然哥本哈根谈判取得了一定阶段性进展,但因最终未能达成具体协议而令很多人失望,“使全球关心气候变化和生态环保问题的人们普遍产生了严重的悲观情绪”,[1]特别是由于在《议定书》第二承诺期核心议题的谈判阻力重重,各界期待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计划一拖再拖,许多难题留给了坎昆会议谈判,联合国对《议定书》第二承诺期谈判陷入僵持局面深感担忧。对此,坎昆会议前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一再表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某种信任缺口,这是应对气候变化问题谈判未能取得良好进展的原因,呼吁各国“本着妥协、折中和尊重常识的精神协调合作”,并誓言:“坎昆会议必须取得进展”。[2]

    2010年11月29日至12月10日,《公约》第16次缔约方会议暨《议定书》第6次缔约方会议在墨西哥的坎昆如期举行。坎昆会议主要围绕三个方面的议题展开谈判和辩论:一是《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减排问题。由于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上做出的减排承诺并不足以遏制全球变暖的进程,而且没有达成具有约束力的全球性国际协议,因此《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减排安排是谈判不可或缺的核心议题,辩论的焦点是《议定书》的存废和是否有第二承诺期减排计划。二是发展中国家较为关心的援助资金、技术转让落实问题。2009年的哥本哈根会议承诺提供300亿美元资金帮助发展中国家缓解气候变化效应,但在援助资金、技术转让问题上没有得到具体落实,因此坎昆会议将就全球气候基金(或称为绿色基金)资金从何而来、如何发放以及受益国等问题进行讨论。三是在其他问题上取得进展。

    经历了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波折后,由于各方在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等核心问题上依然存在着严重的分歧,达成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性协议既不成熟也不现实,坎昆会议要取得成果显然也需要在其他问题上达成共识,因此各界希望在坎昆会议上签署一项推行“减少毁林和森林退化所致碳排放”计划的全球性协议,或许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可以在这个问题上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