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广州新型工业化发展进程与对策研究

    作者:涂成林 易卫华 出版时间:2007年03月
    摘要: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在借鉴工业化国家发展经验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提出的切合中国实际的工业化发展道路,是在资源、环境、人口和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尤其是农村大量劳动力剩余和当今世界科技经济发展等众多因素约束下的工业化道路。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部署,报告指出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因此,进一步探讨广州新型工业化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在借鉴工业化国家发展经验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提出的切合中国实际的工业化发展道路,是在资源、环境、人口和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尤其是农村大量劳动力剩余和当今世界科技经济发展等众多因素约束下的工业化道路。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部署,报告指出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因此,进一步探讨广州新型工业化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 新型工业化内涵与评价的指标体系

    (一)新型工业化的内涵

    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指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道路,它具有六个方面的主要特征:①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其基本推动力。②强调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③追求环境污染少的绿色经济形态。④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优势。⑤坚持信息化和工业化并举。⑥以可持续发展作为工业化的终极目标。

    (二)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

    在本课题中,课题组通过构建新型工业化指标,设立一个参照系统,对照比较广州新型工业化的实现状况,总结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经验,修正各种政策和措施,以确保广州工业化道路的正确方向和加快新型工业化的实现进程,具体指标如表1所示。

    表1 新型工业化监测指标体系

    二 近年来广州新型工业化发展进程分析

    (一)广州新型工业化进程指标分析

    1.经济发展水平实力雄厚

    在经济发展水平方面,广州经济实力十分雄厚。由表2可知,2001~2005年,广州人均GDP不断提高,2001年广州市人均GDP只有4.02万元,而2005年达到6.88万元,2001~2005年年均增长率达到14.3%。按照世界银行经济学家钱纳里等人提出的工业化阶段划分标准,按汇率法换算为1998年的美元,工业化初期人均GDP为1200~2400美元,中期为2400~4800美元,高级阶段为4800~9000美元。按照这样的标准,2001年,广州大致处于工业化中级阶段,并向工业化的高级阶段过渡,而2001年开始,广州已处于工业化的高级阶段。

    表2 经济发展水平

    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广州产业结构继续向第二、第三产业并重、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共同发展的方向调整优化。形成了具有一定综合配套能力和科技开发能力的现代工业体系,工业化进程步入较高级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工业基础。2005年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25.58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2081.21亿元,增长14.1%;第三产业增加值2908.96亿元,增长12.6%。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例为2.46∶40.68∶56.86。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8%、46.6%和52.6%。

    2001~2005年,广州农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不断下降,2001年,第一产业比重为3.37%,而2005年只有2.46%。

    轻重工业结构调整发生里程碑式的变化。2001年全市工业总产值3393.19亿元,2005年全市工业完成总产值6767.83亿元,2001~2005年年均增长18.8%;其中,轻工业产值2871.42亿元,比上年增长10.0%;重工业产值3896.41亿元,比上年增长18.8%,轻重工业产值比例为41.56∶58.44,说明广州市产业结构调整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工业化进程步入以重化产业为先导的新经济周期。200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6032.09亿元,增长15.5%(见表3)。

    支柱产业的龙头作用更加强劲。2005年汽车制造业、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和石油化工制造业三大支柱产业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584.07亿元,增长14.7%,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42.8%。可见,三大支柱产业对广州市经济发展支撑作用明显。

    信息业比重增长迅速,2001年,信息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8.45%,而2005年达到13.59%。邮电业务量迅速增长。2001年,广州市邮电业务量为163.04亿元,2005年达到280.48亿元,2001~2005年年均增长率为14.5%。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十分迅速,2001年工业高新技术产品产值610.86亿元,2005年工业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到1787.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29.64%,2001~2005年年均增长率达到30.8%(见表3)。

    表3 工业产业结构

    3.城市化水平不断加快

    广州城市化水平不断加快,人口聚集程度呈现出传统工业化后期的典型特征。广州城镇人口所占比重不断提高,2001年广州城市人口数量为572.05万人,占全市户籍总人口的80.28%,2005年广州城市人口数量为617.3万人,占全市户籍总人口的82.25%。发达国家和地区城镇从业人员一般占到全部从业人员的60%,参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