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中国参与中南半岛地区合作:最新进展与未来前景

    作者:郭继光 出版时间:2012年01月
    摘要:无论从经济发展角度,还是从国家安全角度分析,中南半岛对中国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地缘战略意义。正因为如此,中国一直积极参与中南半岛地区合作。本文首先回顾了中南半岛地区合作的基本情况,然后重点分析了中国参与中南半岛地区合作的最新进展:泛亚铁路和中缅油气管道,最后讨论了中国参与中南半岛地区合作的未来前景。
    Abstract:Indo-China Peninsula is economically and strategically important to China's development. Because of this, China has actively participated in Indo-China Peninsula regional cooperation. This paper first reviews the basic situation of Indo-China Peninsula regional cooperation, and then focuses on an analysis of the latest progresses that have been achieved:Trans-Asian Railway and the China-Myanmar oil and gas pipelines; and finally discusses future prospects of China and Indo-China Peninsula regional cooperation.

    目前在中国参与的众多区域合作中,最成功的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而中南半岛的地区合作就是其重要组成部分。随着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启动,中南半岛地区合作成功与否将影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未来进程。一直以来,中国积极参与了中南半岛的地区合作,因此,本文将重点探讨中国参与中南半岛地区合作的最新进展和未来前景。

    一 中南半岛地区合作概况

    中南半岛(Indo-China Peninsula)即印度支那半岛,位于中国和南亚次大陆之间,西濒印度洋,东临太平洋的南海。中南半岛包括的国家或地区通常特指曾经是法国殖民地的“法属印度支那”,包括今日的越南、柬埔寨、老挝三国;广义的中南半岛则指“东南亚大陆”地区的总称,包括越南、老挝、柬埔寨三国及缅甸、泰国、马来西亚的西部及新加坡等地。[1]中南半岛所处的地区不仅具有重要的地缘战略价值,同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潜力巨大。但是由于历史等各种原因,除了新、马、泰三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以外,其他的中南半岛各国(同时也是东盟新成员)则比较落后,人民生活比较贫困。

    为实现各国的共同发展,消除贫困,越南、柬埔寨及老挝等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积极加强地区合作。除了积极参与东盟内部的一体化建设以及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之外,中南半岛各国推动和参与的次区域合作主要有如下几种形式:

    (一)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the Greater Mekong River Sub-region,GMS)

    1992年亚洲开发银行倡导并牵头发起了GMS合作,由澜沧江—湄公河沿岸六个国家,即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共同参与的一个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该机制的宗旨是通过加强该区域国家的经济联系,消除贫困,提高区域竞争力,推动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GMS合作确定了投资与贸易便利化、交通、能源、电信、环境、人力资源开发、旅游、农业等几个重点领域,以项目为主导,根据各国的实际需要提供资金支持,协调项目的建设。根据亚洲开发银行最新发布的公报,截止到2010年,亚行已为GMS总值116亿美元的55个项目提供了47亿美元的贷款援助,并且还提供了2.31亿美元的技术援助。[2]该合作机制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领导人会议,每3年举行一次,各成员国按照字母顺序轮流主办。GMS首次领导人会议于2002年11月在柬埔寨金边举行。第二次领导人会议于2005年7月在中国昆明举行。第三次领导人会议于2008年在老挝万象举行。第四次领导人会议于2011年12月在缅甸举行。第二层次是部长级会议,第三层次是司局级高官会议和各领域的论坛和工作组会议。在过去近20年的时间里,在中南半岛各国的积极努力下,GMS合作机制在促进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东盟—湄公河流域开发合作(Asean-Mekong Basin Development Cooperatioin,简称AMBDC)

    1995年12月,当时东盟7个成员国的领导人倡导启动东盟—湄公河开发合作部长级会议机制。于是,第一届东盟湄公河流域开发合作部长级会议于1996年6月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召开。会议确定了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贸易、农业、矿产资源开发、工业及中小企业发展、旅游、人力资源开发和科学技术等八大合作领域。由于受1997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该合作机制曾经暂时中断。2000年第二届东盟—湄公河流域开发合作部长级会议在越南首都河内召开。东盟—湄公河流域开发合作第12次部长级会议,于2010年8月27日在越南岘港市召开。第13次部长级会议于2011年8月12日在印度尼西亚北苏拉威西省首府万鸦老市召开。下一届AMBDC部长级会议将于2012年在柬埔寨举行。该合作机制的宗旨是缩小东盟各成员国之间的发展差距,特别是促进柬埔寨、老挝、缅甸和越南的经济发展。东盟10国和中国是该合作机制的核心国。

    (三)湄公河委员会(Mekong River Commission,简称MRC)

    1995年4月,湄公河下游泰国、老挝、柬埔寨和越南四国在泰国清莱签署了《湄公河流域可持续发展合作协定》,强调对整个湄公河的水和相关资源以及全流域的综合开发制订计划并实施管理。湄公河委员会自成立之日起,就邀请上游的中国和缅甸加入该组织,并于1996年开始与上述两国定期举行对话会。

    (四)其他合作机制

    除了上述三种比较重要的机制之外,中南半岛国家参与的地区合作还包括:中老缅泰“黄金四角”,印缅斯泰经济合作(B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