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广州市大学城穗石村整治与保护规划

    作者:刘业 出版时间:2007年04月
    摘要:在中国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吞没了许多独具特色的传统村落,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源地正在逐渐消失,农民渴望现代化和发展经济的愿望也对传统乡村的保护带来了许多问题,现有的规划中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2006年,我们组织开展广州大学城穗石村整治与保护规划,希望通过此规划过程和规划结果,恢复和保护其原有的村落风光,强调其在大学城的意义与作用,使村落主动融合为大学城的一部分,也能对“城中村”的整治和改造提供借鉴。

    在中国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吞没了许多独具特色的传统村落,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源地正在逐渐消失,农民渴望现代化和发展经济的愿望也对传统乡村的保护带来了许多问题,现有的规划中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2006年,我们组织开展广州大学城穗石村整治与保护规划,希望通过此规划过程和规划结果,恢复和保护其原有的村落风光,强调其在大学城的意义与作用,使村落主动融合为大学城的一部分,也能对“城中村”的整治和改造提供借鉴。

    一 现状与问题

    穗石村又名大石头村,现占地38公顷,地处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学城小谷围岛东南隅。小谷围岛共有18平方公里,原有北亭村、穗石村、贝岗村、郭朗村、练溪村、南亭村6个行政村,由于广州大学城落户小谷围,将小谷围的大部分土地征用,郭朗、练溪两个村全迁,南亭、北亭、穗石、贝岗四个村部分保留。穗石村现处于华南理工大学和广东药学院组团处。北宋末年建村,大姓为林,南宋进士林祖诒举家迁居于此,还有梁、陆、李、黄、李、黄、苏等姓氏,其中陆姓为南宋名相陆秀夫后裔,由从化迁来。村内各街坊依托不同的山冈,朝不同的方向呈放射状排列,是典型的梳式布局并具良好生态格局:村内布局基本为两大块,东片为居住用地,西片为农业用地,村内山坡地和水塘周围空间景观良好,富田园风光情趣。

    在大学城的建设中,小谷围的耕地全部征用为建设用地,穗石村仅剩下原面积的7.8%。原有的农田灌溉系统被破坏,村内池塘的珠江出水口被堵塞,村内水资源系统被破坏,原有的自净化系统被破坏,没设置统一的排水排污设施,生活污水直接排向池塘,水环境比以前差。村民不能务农,就业能力低。

    为了解决村内的问题,在小谷围街道委员会的支持下,我们通过调查研究,提出了一个整治保护规划,以期能对农村现代化做点贡献。

    二 专项研究与讨论

    经过调研与分析,得出的主要研究成果有以下几方面。

    (一)村社会经济情况研究

    我们综合分析穗石村现有的经济基础和发展条件,论证其社会经济发展方向和定位目标,为村产业结构与空间发展布局规划提供理性基础。调查研究中遵循的原则是:前瞻性原则、实事求是的原则和纵横向比较的原则。

    原穗石村由15个生产队组成,现穗石保留村为原穗石联队。根据小谷围街道委员会的资料,2003年大学城征地时,穗石村户数1014户,其中保留510户,搬迁504户;人口3316人,保留区为1703人,搬迁1613人;搬迁后土地面积1366.82亩,其中保留区558亩,预留经济用地808.82亩,人均经济用地243.9平方米。根据2005年统计,穗石村村民总数3382人,共1160户。村集体净收入1265万元,村集体资产总额20457万元。

    图1 人平均收入

    图2 劳动人口平均收入

    从图1、图2、图3中可知,1996~2003年大学城建成,无论是人平均收入还是劳动人口平均收入,都是稳中有升,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村集体纯收入的不稳定,显然穗石村村集体不是一个健康的经济实体,这将对穗石村的整体改造产生负面影响。

    1.社会矛盾

    (1)农民就业生存的矛盾。市场经济下就业是个社会问题,以劳动者的素质能力参与全社会的竞争,小谷围各村的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一夜之间被全征,获得有限的补偿(按四个村计算人均可分配征地补偿费为3.5万元),而村民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技能较低,加上现阶段的第二、第三产业还不发达,就业机会很少,所以就业形势非常严峻(根据村民调查表得知,被访者中月收入300元以下的占14%,300~600元的占29%,600~1000元的占33%,1000~2000元的占24%,2000元以上占0%;村民目前的收入来源比较单一,以外出打工方式居多,占34%,其他以家庭手工业为次之,占18%,而依然以种田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占14%,养殖仅占2%,合股或自己做生意占4%,靠出租房屋的只占2%,靠养老保险及低保的占6%,其他占8%。无收入家庭占12%)。

    (2)村发展集体经济与宏观调控用地、规划控制的矛盾。按一般规律及周边的城乡结合部或城中村实例,土地被全征的村一般当地的第二、第三产业都比较发达,局部的经济环境都比较好,村集体及村民都可充分利用自有的资源优势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而大学城土地征地,大部分村民搬迁,完全不具备以上的优势,村民因被征地而变得贫穷反差太大。现在小谷围各村的村集体收入为零。第一村预留发展经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