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澳门文化事业篇综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
    ——内强素质,外树形象

    作者:吴志良 出版时间:2009年04月
    摘要:

    特区第二届政府以提升居民综合生活素质为施政目标,实行15年免费教育,致力于保护文化遗产,并成功举办东亚运动会、葡语国家和地区运动会,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为特区的可持续发展创造必要条件。

    Abstract: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population has been the policy objective of the Second Government of the Macao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The 15-year free education,the devoted protec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and successful hosting of the East Asian and Lusofonia Games have enhanced Macao’s quality internally and establishing its image externally,thus creating essential conditions for a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何厚铧先生竞选连任行政长官时,以提升居民综合生活素质为竞选纲领。特区第二届政府也以此为施政目标,在经济快速增长、财政收入相对充裕的情势下,推出了一系列旨在提高居民素质、强化管理能力、巩固发展基础、培育增长新动力的措施。除了在完善社会保障、优化居住环境等民生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外,第二届政府在教育、文化、体育领域也加大投入,以创造必要条件,确保特区的可持续发展。

    一 实行15年免费教育

    事实上,第二届政府上任之初,已经意识到特区的发展出现了严重的瓶颈。除制度因素的制约外,另一个根本性问题是能力不足,无论是原有制度还是硬件和软件的承载力都出现严重超载的情况,如果不赶紧补足、改善和提高,它们将很难支撑澳门急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特区政府审时度势,在加快法律、行政改革和城市设施建设的同时,宣布最迟在2009年实现15年免费教育的目标,希望以此提升澳门人口的素质,为澳门的后续发展提供源源不绝的动力。

    实行15年免费教育,在亚洲地区是创先河的举措。然而,政府加大教育投资只是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澳门基础教育的改革刚刚开始,还任重道远。如何提高教学质量,需要从建立相对统一的课程设置、教学评核标准,强化教师的培训,设定教师的职程,减轻其工作量以及加快学校管理的现代化和专业化等多方面着手,也需要政府、家庭和学校建立良性互动关系。由于澳门的中小学普遍规模不大,如何促进校际合作关系的发展和公共资源更加合理、有效的运用,也直接影响到教育改革的成效。

    随着澳门大学新章程的颁布,高等教育的改革也向前迈出一大步。新章程赋予澳门大学更大的自主权和发展空间,虽然其成效还有待验证,但已经为其他公立高等学府的改革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模式。当然,澳门公、私高等院校如何深化分工合作抑或整合力量,不仅关系到有限公共资源效益的提高,更加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整体布局和发展体系的规划,关系到澳门社会应对未来挑战所迫切需要的高级人才的培训以及知识支持和智力支援。

    简言之,特区要内强素质,必须从教育做起。尽管全世界的教育机构都向澳门学生开放,澳门也可以从世界各地输入人才,但提高本地教育水平依然是最为关键的一环。

    二 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05年“澳门历史城区”成功申请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意义重大。首先,这意味着澳门人的生活方式得到世人的认可,历史经验实践出来的“不同而和,和而不同”文化传统对人类文明发展具有普遍的价值。其次,它意味着炎黄文化兼收并蓄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充满生命力,而且此一生命力在澳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体现,并在澳门找到了与外国,尤其是西方文明交流、沟通、接轨的契合点。而这一契合点,对中华文明在全球化大浪潮中融入国际社会具有现实的意义。再次,为世界提供了一个不同族群、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不同信仰和平共处并进、多元和谐发展的典范。而这种典范,在当今这个因为经济利益或者价值信仰而引起的纠纷争议不断、血腥暴力不绝的世界,尤其显得珍贵和可供借鉴。

    澳门成功“入遗”,充分反映出她不仅仅是中国的旅游博彩城市,更加是世界的历史文化名城。历史城区的一条条街道和一座座建筑物,是澳门的文化象征,包含着特殊的历史意义,蕴涵了澳门世代居民的传统价值观念,代表着澳门的精神﹐折射出城市的灵魂;它们既是澳门人的财富,也是澳门得以生存发展的根本和动力。不过,澳门成功“入遗”,又对特区提出新的挑战。首先,要如何用心珍惜和认真保护好文物遗产,加速挖掘、整理、研究澳门历史文化的丰富底蕴,重构集体记忆,令澳门更具文化品位和文化气息,令文化城市的形象更加鲜明、充满动感呢?其次,如何加强本土历史文化教育,令市民充分认识和理解历史建筑文物的内在含义,并以此增强他们对这片土地的归属感和凝聚力,加强其文化和身份认同,令澳门人更具人文素质,更加自信和自豪,更加热爱家园,更加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呢?再次,如何突显宣扬其价值,发扬光大其精神,让国人、世人同乐共享,令澳门经验给更多人带来启示,令世界更加和谐、世人更加幸福,也使得这个历史文化城市更加享誉世界、名震中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