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6年08月 |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共同问题,如果这种不平衡过大,将对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和政治稳定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
从我国来说,区域差距一直存在着,即使在改革开放之前实行“均衡发展战略”时期也不例外。资料表明,新中国建立以来,东部沿海地区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一直位居最末。至20世纪80年代前,中国一直执行一条“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统筹兼顾、发挥优势、均衡发展”的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经过近三十年的努力,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差别明显缩小,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取得了显著成绩。1978年以来,为适应对外开放战略的需要,从加快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出发,国家对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和生产力布局做了重大调整,注重宏观经济效益,利用东部地区的区位优势和较雄厚的经济发展基础,实行了“非均衡发展战略”,即“向东倾斜,梯度推进”的战略,“六五”、“七五”、“八五”计划及“1991~2000年十年规划”的前五年,我国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一直执行向东倾斜的发展战略,地区经济发展与居民收入差距由此迅速扩大。1995年10月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决议决定“从《九五计划》开始,要逐步地、积极地解决地区差距扩大的问题,实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决议》要求全党全国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要更加重视和支持中、西部地区的发展;要实施有利于缓解差距扩大趋势的方针政策;要适当调整原有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要逐步加大解决东、西部地区差距扩大问题的工作力度;要积极创造条件朝着缩小东、西部地区差距的方向努力”的战略部署。[1]1999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自此中央各部门和各地区相继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在国家有关政策的积极推动下,西部大开发各项工作正在稳步地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退耕(牧)还林(草)、特色产业发展等均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但是当前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问题仍然存在,在过去的两年里,东西部经济发展状况构成了本部分的主要内容。
一 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差距
2004~2005年东部十一省市生产总值从95305.5亿元增加到116614.3亿元,西部十二省市区生产总值从2004年的23132.0亿元增加到33360.3亿元;2004年东部地区生产总值占到了全国的69.6%,西部地区仅占16.9%,远远低于东部地区。2005年东部地区生产总值在全国的比重为64.0%,西部地区为18.3%,西部地区所占比重有所提高,但东西部地区经济总量仍然有很大差距。
2004年全国人均GDP为10561元,东部地区为19351元,西部地区仅为7728元,只相当于东部地区的39.3%。2005年全国、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人均GDP分别是13493元、23042元、9536元,西部相当于东部地区的41.4%(见表1),东西部差距虽然略有缩小,但是人均生产总值的差距仍然存在。
表1 各地区生产总值比较
二 产业结构差距分析
产业结构合理与否是关系整个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安定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配第-克拉克定律和世界各国产业经济史也表明产业结构的演进有其内在的规律性,是一个从低级向高级递进的过程。随着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第一产业比重逐渐缩小;第二产业比重在工业化初期趋于上升,工业化任务完成后,则趋向稳定,到经济走入工业化后,则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第三产业比重逐渐增加,最终超过第一、二产业成为规模最大的产业。
表2 东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状况
从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来看,全国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从2004年的15.2%降低为2005年的12.4%;第二产业的产值比重由2004年的52.9%降低到2005年的47.3%;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由2004年的31.9%增加为2005年的40.3%。同期东部地区第一产业产值比重由9.1%下降为8.0%,第二产业的比重由52.9%减少为51.6%,第三产业比重由38.1%增加为40.8%;西部地区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也呈现出与全国和东部地区趋同的趋势,对照上述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可以看出,我国产业结构渐趋合理和高级化。从表中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全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第二产业占有绝对优势,第三产业仍然处于比较落后的发展状况,尤其是西部地区。西部地区2004年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为19.5%,而东部地区仅为9.1%;西部地区第二产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