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6年08月 |
西部大开发以来,工业的快速增长成为推动西部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西部工业的发展对和谐西部的构建意义深远,它是促进西部三次产业良性互动的核心枢纽,三次产业的发展,关键是工业发展。“三农”问题的解决,根本性、主导性的力量是工业化。“工业反哺农业”、建设西部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实施的前提是要有强大的工业支撑。同时西部工业的发展,为转移西部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是西部社会的“稳定器”。西部工业的发展又为第三产业提供广阔的空间,必然带动第三产业的大发展。此外,西部工业的发展,也是缩小东西部差距,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因此,加快推进西部地区的工业化,是西部经济崛起的必由之路!然而,在西部工业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西部工业经济效益整体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没有得到改变,传统工业比重较大,现代工业比重不足,产业结构落后,重心仍然集中在初级产品以及资源型加工业,没有扭转与东部地区的传统分工关系等,影响着西部工业经济的发展。因此,正确评价和分析西部工业经济发展状况和特征及存在的问题,寻找原因,从而提出对策,对促进“十一五”西部国民经济的发展有重大意义。
一 2005年西部工业发展现状
2005年,西部国民经济呈现增长较快、效益较好的良好发展态势。对于西部工业而言,虽然大部分省区市工业生产增幅较2004年同期都有不同程度的回落,但西部地区整体工业增长速度仍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总量规模不断扩大。西部十二省区市工业完成增加值13564.83亿元,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17.8%,占西部地区生产总值的40.66%,已经成为支撑和带动西部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
(一)西部各省区市工业经济发展速度较快
2005年,西部各省区市工业生产持续快速增长,除云南以7.7%的速度低于全国工业发展速度11.4%外,其他十一省区市工业发展速度都超过全国工业发展速度。其中,内蒙古以30.3%速度位列西部第一,陕西以28%居于西部第二。
图1 2005年西部各省区工业增加值完成情况分布
(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加快,所占比重较大
据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综合规划组2006年4月3日公布的结果,2005年“西部地区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9501亿元,占全国各地区总增加值的13.7%,比重较之上年提高了0.7个百分点。增长速度达到19.8%,低于东部地区20.2%的增速,高于中部地区19.5%的增速,较之上年下降了3个百分点”,占西部地区工业总增加值的70.04%,表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在西部工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除云南、西藏外,西部其他十个省区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都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6.4%。与上年相同,内蒙古、四川分别以30.9%、28%的增速稳坐西部第一、第二,青海增速略高于广西位居第三,陕西第五,云南规模以上工业生产以8.4%的增幅位于全国最低水平(见图2)。
图2 西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速比较
(三)西部各省区市轻、重工业发展均较上年有大幅度提高,但重工业拉动作用明显
2005年西部(西藏数据暂缺)规模以上轻工业完成增加值2583.55亿元,重工业增加值6899.69亿元,规模以上重工业对工业企业的拉动作用明显。从西部整体看,除云南、西藏轻工业增加值高于重工业增加值外,其余省区市重工业增加值都远远高于轻工业增加值。但在增速上,重庆、四川、贵州、青海、内蒙轻工业超过了重工业(见表1)。
表1 2005年西部各省规模以上轻重工业情况表
续表1
(四)规模以上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和股份制企业成为西部工业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
2005年,西部各种所有制工业企业竞相发展,除个别省份个别所有制工业企业较去年有所下降外,西部各种所有制工业企业较去年大多都有所增长。但整体观之,规模以上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和股份制企业成为西部工业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其中,重庆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392.84亿元,占重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的54.8%;股份制工业完成495.19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69.1%,是维持工业平稳增长的主要力量;1~10月,四川股份制企业增长速度最快,增幅达到24.5%,比全省高1.4个百分点;[1]贵州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387.63亿元,占比为69.0%;股份制企业增加值234.30亿元,占比为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