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6年08月 |
始于1999年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已经实施六年多了,内蒙古自治区作为政策覆盖区成为西部大开发的十二省区市之一。西部大开发战略开始实施之际,也是我国进入“十五”发展时期,内蒙古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加快经济发展。“十五”期间,在国民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等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长上,内蒙古连续三年位居全国之首,演绎了一个又一个“增长神话”,令其他省区刮目相看。总结并分析内蒙古“十五”期间,在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下的发展轨迹,对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借鉴价值。
一 内蒙古“十五”时期经济发展的成果评价
1.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总量规模不断提高
2000年内蒙古国民生产总值为1570亿元,2005年达到3822.8亿元,比2000年增长了1.2倍,年均增长16.6%,2003、2004和2005年国民生产总值分别增长16.8%、19.4%和21.6%,连续三年居全国首位,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和西部平均水平,国民经济发展呈现速度加快、总量翻番、效益提高、后劲增强的明显特征。
图1 内蒙古、西部与全国GDP增长率的比较(2001~2005年)
2.工业增长迅速,工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内蒙古工业基础比较薄弱,扩大经济总量是实现工业化的“基础性工作”,“十五”期间,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1.5%。
表1 西部十二省区市工业增加值增长的比较(2001~2005年)
2001年,内蒙古工业增加值增长为10.03%,在西部十二省区市中居第五位,低于西部和全国平均水平。从2003年开始,内蒙古连续三年保持工业增加值增速全国第一的奇迹,2005年,全国大部分省区工业生产增幅都较去年同期都有不同程度的回落,但内蒙古仍以30.9%的增速位居全国第一。
图2 内蒙古、西部地区与全国工业增加值增长率的比较(2001~2005年)
3.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迅猛,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针对西部地区在基础设施等方面相对薄弱的情况,国家加大了对西部地区重点建设资金的支持力度,带动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十五”期间,内蒙古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6918亿元,超过“九五”前历年投资的总和,年均增长44%,增速居全国首位。2005年西部地区累计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内蒙古仍以48.8%的增速居全国首位,其中用于工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几乎占据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一半以上,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图3 内蒙古、西部地区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的比较(2001~2005年)
4.财政收入和人均收入水平明显提高,居民消费和生活质量不断改善
随着经济的增长,内蒙古财政收入不断提高,财政总收入由2000年的155.6亿元增加到2005年536.3亿元,增长了2.4倍,年均增长28%。
人均收入水平是判断经济发展阶段的主要经济指标,钱纳里(H.Chenery)根据世界上101个国家人均GDP的变动情况将经济增长和结构转化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六个时期。2001年内蒙古的人均GDP为786美元,2005年人均GDP突破1900美元,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提前六年实现了翻两番的奋斗目标,按照钱纳里的划分,内蒙古整体上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
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时,消费结构将由传统的生存型向发展型升级,消费由满足基本需求为主转向逐步适应需求多样化。2005年,内蒙古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9137元和2989元,比2000年增长78.1%和46.7%。随着收入的增加,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不断提升,2004年内蒙古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达22.7%;200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344.1亿元,比上年增长15.8%,增幅居全国之首;消费结构呈现积极变化,以住房、汽车、旅游等为代表的新一轮消费热点逐步形成,消费结构升级步伐正在加快,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
5.产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产业结构日益合理化
内蒙古三次产业比例由2000年的22.3∶34.2∶43.5调整为2005年的15.7∶44.1∶40.2,第一产业中农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畜牧业在第一产业中的比重由37.85%提高到47.6%,正在由种植业主导型向养殖业主导型转变,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把140万农牧户纳入产业链,带动全区40%的农牧户参与到产业化经营中来,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30%以上来自于产业化经营;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初步形成了能源、化工、冶金、装备制造、农畜产品加工、高新技术等具有内蒙古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