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6年08月 |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要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快教育结构调整,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建设学习型社会”,为我国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和目标,其中明确要求把职业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动职业教育更快更好地发展。国家“十一五”规划第七篇“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第二十八章“优先发展教育”中,第二节就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强调:“重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年招生规模扩大到800万人。发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改革职业教育教学方式,更新教学内容,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建立弹性学习制度。促进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协调发展,提高办学水平和质量。”在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部分,第七章“培养新型农民”的第二节“加强劳动力技能培训”中强调:“支持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务农技能和科技素质。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增强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培养一大批生产能手、能工巧匠、经营能人和科技人员。”并把“支持1000所县级职教中心、1000所中等职业学校和100所示范性高等职业学院改善办学条件,形成一批职业教育骨干基地”作为我国“教育发展重点工程”。把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充分显示了党和国家对职业技术教育的充分认识和高度重视。
一 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意义
职业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序列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对西部尤其重要。西部地区工业技术水平较低,工业化进程加快,而技能性劳动力极缺,导致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在生产中的应用水平低,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低,消耗和污染高,竞争力低。在目前我国强调技术创新,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阶段,西部要保持不落伍并能够加快发展,非常重要的就是要强化对职业技术教育重要性的充分认识,将职业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由于西部是劳动力输出的重要基地,劳动力输出也成为西部农民脱贫的重要途径,因而职业教育和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近两年东南部地区出现的“民工荒”从本质上是“技工荒”,尽管与民工工资长期低下,劳动和生活条件长期得不到改善等因素有关,但最重要的是随着工作岗位技术要求的提高,工人技能水平的不适应。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全国中华职教社理事长成思危指出:“经济只能管好我们的今天,科技改善我们的明天,只有教育才能保证我们的后天”,对于西部地区来说,经济落后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教育落后。
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1年修订的《关于技术与职业教育的建议》中所指出的:职业教育是普通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准备进入某一就业领域以及有效加入职业的一种手段;是终身学习的一个方面,是成为负责任的公民的一种准备;有利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手段;促进消除贫困的一种方法。因此我国的职业教育也涵盖从农民和工人短期技能培训,初级、中级到高级职业教育的多层次教育,成人在岗培训、技能养成的终生教育到再就业培训的全方位职业教育。在2005年11月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副总理黄菊以及国务院、国家部委领导先后作了重要讲话。其中温总理对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意义作了全面深入的阐述。强调:职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特殊重要地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职业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我国人力资源的结构和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各行各业需要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进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社会就业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要把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放在同等重要位置,统筹兼顾,协调推进。成思危副委员长强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必须靠教育”,“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是教育的两翼,只有两翼齐飞,中国的教育才能够真正发达。”国务委员陈至立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也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把人口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