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年04月 |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安徽人民出版社就出版了全国第一部《中国社团史》,从而填补了中国专门史上的空白,构筑了中国社团产生、发展、沿革、消亡的历史和基本框架体系,也为当时研究中国社会组织的性质、地位、作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20年后的今天,安徽社会学界和社会组织管理者、实践者又在为探索一条社会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并服务社会、影响社会的治理模式而努力。安徽社会组织评估的征程正是从这里出发,按照循序渐进的事物发展的规则,逐步向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迈进。
一 安徽省社会组织评估的内容设计
目前主要从安徽社会组织的基础条件,内部治理、工作绩效、社会评价和影响方面来进行评估。基础条件:强调导向性,明确社会组织的属性,强化社会组织的法治意识,围绕合法性、非营利性、自主性、循章性和组织的基本要素能力进行评估;内部治理:引导决策民主化、科学化,自律诚信,保证公平、公开、公正,社会组织是民间的,但同时又是共有的,不是个人私有的,要有基本的人力资源保证和支撑组织的持续发展;工作绩效:主要为社会服务、为政府服务,着重要为会员服务,形成会员认同、政府认可、社会公信度高的组织影响力;社会评价和影响:主要看内部评价、公众评价,包括服务对象评价、新闻媒体评价、管理机构评价、税务机关和相关业务主管单位的评价等。通过这些内容评定的社会组织,等级越高社会作用一定会越大。因此,对评估内容设计的科学性、真实性非常重要,不能别出心裁脱离实际。
二 安徽社会组织的数量和评估任务
安徽社会组织发展已遍布城乡,业务涵盖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截至“十一五”期末,全省社会组织已达14995个,比“十五”期末的8854个增加了6141个,平均每年增幅达11.1%;其中,社会团体9174个,民办非企业单位5785个,基金会36个,分别比“十五”期末增加3309个、2812个和20个。基层社会组织共8204个,比“十五”末增加3059个。全省社会组织在保持较快增长的态势下,根基广泛扎实,结构布局不断改善优化,功能作用日益明显,社会影响不断扩大,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
以上数据告诉我们一个信息,就是安徽社会组织评估工作任务繁重。到2013年经县以上各级民政部门登记的14995个社会组织都有申报社会组织5A级评估资格,按照自愿申报率30%计算,应有4500个社会组织将要申报5A级评估。如按规划在5年内完成现有社会组织的评估任务,每年要评估900个单位,另加评估后两年内重新申报升级评估的和在5年内新成立的社会组织分别以5%和8%计算,5年内要增加7000个社会组织有申报评估资格的评估工作量,增加数也按30%自愿申报计算,每年又有400多个单位申报评估实际每年评估工作量在1300个左右而且呈年度递增态势。
按照目前的评估进度和评估能力,每年最多评估不到400家,就是说应评估数和实际评估能力有很大的差距,需要加大力度,完善机制,培育和提高社会组织的评估承接能力。
三 安徽社会组织评估历程
安徽社会组织评估工作经历了一个探索、尝试、逐步规范完善的过程。2007年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关于加强和规范评估行业协会管理的通知,安徽省民政厅印发了《安徽省示范行业协会标准》和《开展安徽省示范行业协会评选工作的通知》,据此安徽省民管局委托安徽省民间组织联合会,对自愿申报的40家全省性行业协会规范化建设进行评估,作为全省社会组织创新管理的一次示范。评估指标按4项四级指标设计标准,总分为100分。通过专家评估,安徽省民管局和有关业务主管单位综合考量,有23家全省性行业协会被评为“安徽省示范行业协会”,民政厅向这23家单位颁发了匾牌和证书。这次评估是安徽社会组织评估发展过程一次有益的探索,它借助了当地会计师事务所一批熟悉社会组织会计制度的专业人员,又邀请了一批社会学专家教授和若干名资深省属的行业协会秘书长成立评估专家组,评估涉及哪方面业务,及时与其业务主管单位沟通请他们派员参与。因此这次评估,从组织形式上讲是松散型的评估机构、临时性的评估人员和专家队伍,但参与者和主持者有个共同的愿望,就是希望社会组织依法按章、民主管理、自律诚信、运行规范。它是安徽的管理层第一次以“评估”的形式来规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