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年04月 |
胡锦涛同志说:我们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殡葬工作是社会事务工作的一个部分,牵连千家万户,关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同时殡葬工作又是一个十分复杂而敏感的工作,在旧的传统中有“死者为大”之说,稍有偏差就有可能引发社会矛盾甚至影响社会稳定。
公墓的建设与管理是殡葬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趋势会影响殡葬改革的进程、影响民族文化的传承、影响社会发展与进步。20世纪90年代我国在大力推行立体式骨灰寄存设施塔陵的兴建过程中,由于对一些问题没有能够很好把握和有效的监督管理,经营者做虚假宣传、违规销售,致使购买塔陵骨灰存放格位的客户利益受到损失,造成了许多群众到政府有关部门集访、闹访,教训十分深刻。因此,深入研究我国的公墓历史发展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有助于更好地以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制定经营性公墓有关政策规定,解决殡葬事业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不协调问题,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一 殡葬改革的目的和意义
我国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各种历史痕迹很重,这不仅反映在文化上,也同样反映在丧葬习俗上。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时期,厚葬成了子孙对父祖辈孝心的一种体现,在一些迷信思想的影响下,对先辈的葬式葬法则变成保佑后代的神话,因此,旧的丧葬习俗影响是很大的。死者不仅要保留遗体,而且还要想方设法在特定的地点、特定的方向做“阴宅”,在特定的时间、按特定的程序下葬等。这种丧葬习俗既破坏了生态环境,又占用了大量土地,耗费很多的财力、物力,这种长期形成的旧式殡葬传统文化,既阻碍了社会经济发展,阻碍了社会文明进步,更给广大群众带来了许多思想上的困惑和经济上的困难。实行殡葬改革不仅是对旧的丧葬习俗彻底的改变,更是一场思想观念的革命,也为社会可持续协调和谐发展提供了条件。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第二条指出了殡葬改革的意义和目的:“节约殡葬用地,革除丧葬陋俗,提倡文明节俭办丧事。”《民政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 促进殡葬事业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阐明:“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客观需要;是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应有之义,是树立文明节俭新风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标志;是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遗体火化仅仅是殡葬改革的第一步,遗体火化的目的在于所产生的骨灰少占地或不占地,这是整个殡葬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保护环境、节约土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键举措。例如:以全国每年800万人口死亡计算,土葬每具遗体约占地6.5平方米,需要土地5200万平方米,遗体火化后实行骨灰安葬,以规定标准1平方米计算,需要土地800万平方米,两者相减,每年可节约用地4400万平方米(约合66000亩)。因此,开展殡葬改革,不仅是我国国情所在,是国家大民生的需要,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在。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不保留骨灰、带头参加殡葬改革的实际行动,不仅没有丝毫减少他们在国人心中光辉形象,而且体现了他们终身革命的思想以及对时代、社会发展的高瞻远瞩。
二 经营性公墓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墓地在我国出现很早,但公墓出现是在西方强列强行打开我国国门之后。据有关记载,我国公墓最早出现在澳门,专门埋葬天主教徒。经营性公墓发展出现是在改革开放以后。1981年第一次全国殡葬改革工作会议后,各地推行火葬、改革土葬势头强劲,到1988年,全国火化量较1981年上升了60%。许多地方为了满足群众祭祀要求,试行了由政府划拨土地,建立了经营性公墓。民政部1988年在《关于台湾同胞在大陆办理丧葬问题的通知》中首先提出了“按国家有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