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年04月 |
邓小平指出:“我们的改革和开放是从经济方面开始的,首先又是从农村开始的。”安徽是当代中国农村改革的先驱者和发源地。30多年来,安徽几乎在农村改革开放的每个阶段都甘当先锋、走在前列。农村税费改革以来,全省农村发展总体上步入了质量和效益全面提升的新阶段,呈现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良好局面。
一 农村税费改革以来安徽农村新发展
(一)启动农村综合改革,打造服务型政府
为适应取消农业税后农村经济社会新变化,2005年安徽再次启动农村综合改革,创新机制,打造服务型政府。
1.推进乡镇政府机构改革,为转变和规范职能提供保障
2005年6月,安徽省政府出台《关于开展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建立农村基层工作新机制的意见》,宣布“改革重点转向以深化三项改革”为主轴的综合改革,并确定了18个试点县(市)。从乡(镇)政府机构改革成效上看,通过精简、综合设置乡镇机构,压缩了管理成本;实行党政领导交叉任职,严格控制领导职数,改善了工作效率。改革后,政府工作人员通过竞争上岗,其危机意识、责任意识明显增强。
2.创新乡镇公共服务供给制度,推广为民服务全程代理机制
2009年以来,随着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广泛深入开展农村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的意见》,市县(区)政府把建立和完善县乡村三级联动的为民服务全程代理网络作为打造服务型政府的中心任务。截至2012年2月,安徽省全部市县(区、市)乡(镇)都建立了为民服务全程代理中心,1.5万个村设立了为民服务代理点。为民服务全程代理机制理顺了基层政府与民众之间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进一步转变和规范了乡(镇)政府职能,保障了政府公共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3.探索“以钱养事“新机制,改革乡镇事业单位运作管理模式
从2005年起,安徽启动了乡(镇)政府事业单位改革,探索“以钱养事“新机制,通过“四改革一鼓励”(即改革投入、用人、分配和考核机制,鼓励技术人员闯市场),来激活事业单位的活力。事实证明,乡镇事业单位运作管理模式的改革,极大地提高了事业单位服务农民的效率。
4.调整行政区划,优化乡(镇)资源配置
行政区划调整的最终目标,是通过乡(镇)政府“量”的减少,达到政府社会管理和服务“质”的提高。2005~2006年是调整乡(镇)行政区划局部试点年,18个试点县共减调乡(镇)98个,减幅达27%;截至2011年年底,安徽共撤并乡(镇)592个,行政编制数共减少6400余名。此次乡(镇)行政区划调整,从成效上看,优化了资源配置,增强乡(镇)作为该地区商业中心的辐射作用,带动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通过严格控制行政编制和规范人员分流,进一步地降低行政成本;通过撤并乡(镇)降低基层政府对基础建设的重复投资,缓解了农村公共投资严重不足的矛盾。
(二)构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长效机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农村税费改革以来,安徽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着力构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农村经济取得大发展。
1.进一步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1)增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税费改革以来,安徽加大了水利工程建设力度,“十一五”期间基本完成8座大型水库、81座中型水库和1640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积极推进淠史杭等7个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完成了33座共18万千瓦大型排涝泵站更新改造。同时,建立24个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省财政通过政策引导、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等方式,吸引农民、社会力量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仅2007~2009年,24个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共投入农发资金7.7亿元,整合涉农资金11.5亿元,吸引社会资金50.7亿元,改造中低产田374万亩,项目区新增粮食生产能力3.3亿公斤。
(2)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增强现代农业科技支撑能力。“十一五”期间,安徽启动实施水稻产业提升行动、小麦高产攻关、玉米振兴计划、畜牧业升级计划以及水产跨越工程,通过实施农业科技入户、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新型农民培训、科技下乡活动、建立省市县三级农业信息服务平台、提高农机装备水平等措施,实现主要农产品产量稳步增长。2010年粮食总产达到616.1亿斤,肉蛋奶和水产品产量分别达到514.9万吨和193.3万吨;特色农产品质量提升,效益明显。
2.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
围绕发展农民专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