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2005~2006年沈阳市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作者:王正 出版时间:2006年03月
    摘要:

    2005年,沈阳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努力奋进,积极创新,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继续推进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全市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发展态势,各项社会事业也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社会经济整体发展继续朝着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迈进。据初步统计表明,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实现2240亿元,比上年增长16%。在沈阳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同时,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推进,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城市面貌和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增加,人民生活继续得到改善,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全面加强,社会总体运行状态继续保持平稳。与“十五”之初相比,沈阳城市竞争力从全国第23位提高到第8位,城市综合实力排名已进入全国大城市前10位。全市居民对今后沈阳市社会经济发展的信心进一步增强。同时,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2005年沈阳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也应引起我们的充分重视。2006年,沈阳市将开始实施“十一五”规划,在努力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基础上,改革开放将继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生活质量不断改善。同时,政府将继续深化各项经济与社会改革,进一步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继续保持社会整体的良性和稳定运行。

    一 2005年沈阳市社会发展基本状况

    2005年是沈阳市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取得了辉煌成果的一年,沈阳市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基础上,各项社会改革继续深入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

    1.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2005年,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沈阳市的国民经济继续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据初步统计,沈阳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240亿元,比上年增长16%,比2000年翻一番;地方财政收入实现118.3亿元,比上年增长31.2%。同时,全市的总体消费水平和消费增长速度进一步提高。200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914亿元,比上年增长13%。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地方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三大主要经济指标均创历史最高水平。2005年沈阳市的经济增长速度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创造了沈阳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发展局面。沈阳综合实力排名已进入全国大城市前十位

    沈阳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是工业的快速发展。2005年,沈阳新上规模以上工业项目总计达1145个,比2000年以前的累计总和还要多;全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50亿元。同时,沈阳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的增幅继续保持在40%以上,创造了工业增长的奇迹。目前,沈阳工业总量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的排名从1999年的第13位上升到第8位。

    2.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

    2005年,在全市经济高速增长和政府拉动内需、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宏观政策推动下,全市城乡居民的收入继续大幅增加。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04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50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6%和16.2%。全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分别突破1万元和5000元大关。另据沈阳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资料显示,至2005年末,全市职工平均工资达到1.5万元,在整个“十五”期间,年均递增16.5%。

    在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加的基础上,消费结构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恩格尔系数”不断降低。在消费性支出中,用于医疗保健、居住和杂项商品及服务的支出均成倍增长,住房、汽车、旅游等消费热点正在形成。沈阳城市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由“十五”之初的17.5平方米提高到目前的23.2平方米。沈阳市人均期望寿命已达到75岁。

    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的支出的大幅度增加,不但使居民的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质量继续改善,同时扩大了内需,进一步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良性循环。

    3.人口总量得到有效控制,自然增长率趋零

    目前,沈阳市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已经从“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类型转变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类型。人口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已降到0.5‰左右,趋于零增长。根据《沈阳年鉴2005》相关资料,2005年11月末,沈阳总人口为697.6万人,比2004年末的693.9万人仅增加了3.7万人,人口总量得到了有效控制,这就为进一步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创造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和谐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

    4.劳动就业工作取得新的成效,就业形势趋于好转

    在全市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界共同努力下,通过加强小额担保贷款等工作,不断完善各项劳动就业的扶持政策。同时,通过继续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和实施重点帮助零就业家庭和困难群体就业的一系列措施,使劳动就业工作更具成效,就业质量和稳定性不断提高。全市全年已实现实名制就业26.7万人,新开发就业岗位13.1万个,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对象3.15万人,零就业家庭人员实现就业1.42万人,扶持创业带头人1123人,带动就业6860人,实现劳务输出26.8万人。另外,沈阳市全年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2148.1万元,实名制培训下岗失业人员8.6万人,开展创业培训2415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8.4万人。皇姑区、铁西新区、和平区三大劳动力市场年底前均已投入使用。尽管沈阳市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形势没有得到根本的缓解,但就业与再就业工作却进一步提高了实效,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逐步减少,登记失业率快速上升的趋势得到控制,2005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为5.97%。2005年,由于劳动就业成效显著,沈阳市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就业再就业先进单位的荣誉。

    5.养老、医疗、失业保险覆盖面扩大,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

    2005年,沈阳市的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健康发展,保障面不断扩大,管理制度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