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年02月 |
2009年温州社会保障事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压力。一方面,受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增长减慢,就业形势严峻,企业和政府承担能力下降;另一方面,社会保障部门在基础设施、基层网络、管理服务能力等方面的不足更加突出。面对这一形势,在地方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温州的社会保障事业仍然取得了全面的进步。
一 2009年温州社会保障事业进展分析
面对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环境,2009年温州市坚持以“服务发展、保障民生”为中心,以“完善社保、促进和谐”为重点,积极推进温州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各项事业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不仅城镇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扩面等工作力度有所加大,而且养老保障、医疗保障与社会救助三大支柱构成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也基本成形。
(一)社会保险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
1.养老保险有新突破
第一,加大了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扩面工作力度。截至2009年12月底,温州全市新增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6.79万人,完成目标任务的239.86%,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付能力提高到22.87个月,企业月人均养老金达1376元。第二,加快了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进程。目前温州市区已有9万名企业退休人员纳入了社区管理,在社区居住生活的企业退休人员管理服务率达到了95%以上。第三,推进城镇老年居民养老保障制度。2009年3月乐清市率先通过了《乐清市城镇老年居民养老保障办法》,标志着该市原本游离于养老保险制度之外的城镇老年居民将被纳入养老保障制度。第四,进一步完善了被征地农民保障制度,提高生活补助标准,做好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政策的衔接,确保新征地农民即征即保。截至2009年12月底,温州全市已有41.63万名被征地农民参加了社会保障,2009年新增参保11.40万人,已经实现了对第二轮土地承包以来的被征地农民的基本全覆盖。
2.医疗保险有新进展
2009年以未成年人为重点,推行扩面工作,提高了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待遇水平。截至12月底,温州全市居民医保参保人数已在2008年底45.97万人的基础上增加到了67.76万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80%以上。2008年以来,温州出台了《解决原市属国有与集体改制企业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问题实施意见》和《解决温州市属国有与集体困难企业退休人员医疗保险问题实施意见》,到2009年,历史遗留的温州市原市属国有与集体改制企业人员、市属国有与集体困难企业退休人员的医保问题基本解决。从2009年秋季学期开学起,温州市在校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3.工伤保险扩面工作艰难推进
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2009年工伤保险扩面工作难度增加。截至12月底,温州全市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176.36万人,其中新增工伤保险参保人数40.03万人。提高了劳动能力鉴定工作水平和质量,全面启动工伤认定简易程序,出台《工伤职工配置辅助器具管理暂行办法》,确保受伤职工及时享受工伤待遇。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做好老工伤人员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管理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发〔2009〕40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工伤保险工作的通知》(浙政发〔2009〕50号)精神,从12月份起,将“老工伤”人员纳入市区工伤保险统筹管理[1]。为了保障享受工伤保险的报销待遇,温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于2009年底公布了温州市区工伤保险协议(定点)医疗机构。目前温州市区有近70万人参加工伤保险。2009年1~9月份,温州市区职工被认定工伤的人数为2944人。[2]
4.失业、生育保险取得一定成绩
2009年温州市继续以非公有制企业为扩面重点,提高失业保险参保率,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失业保险的各项基础工作,用足用好失业保险基金,探索发挥失业保险促进就业功能。截至2009年12月底,温州全市失业保险新增参保8.81万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25.81%,失业保险金标准由595元/月上调为672元/月,提高了保障水平。逐步完善生育保险政策,对存在骗取生育保险基金嫌疑的企业进行查处。抓紧研究完善《温州市生育保险办法》及相关政策,杜绝政策漏洞,确保生育保险制度健康良性运行。截至2009年11月底,生育保险新增参保7.48万人。
5.对社会保险基金管理进行了专项治理
社会保障部门配合审计部门完成年度社会保险基金审计、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基金审计调查等工作。完善征收流程和环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社会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