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温州市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研究

    作者:吴建军 刘辉 出版时间:2010年02月
    摘要:

    温州市已基本形成“以全日制公办学校随班就读为主渠道、以单独举办民工子弟学校为次渠道、全社会关心民工子女教育”的格局。近年来,随着温州经济规模的扩大,来温就读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以每年2万人的规模递增。一边是流入地政府教育资源接近饱和,一边是不断涌入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温州教育正面临着新的人口压力,高标准高水平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正面临着新的严峻挑战,亟待在全市乃至全省和全国范围内明确各级政府的投入、管理职责,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权利。

    一 温州市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现状

    有着移民传统的温州历来关心并重视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就学问题。瓯海、瑞安等地率先在省内推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同城待遇”政策。2003年,瑞安更是让“教育助学凭证”制度惠及进城务工人员子女。2008年,《温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管理试行办法》正式实施,并对入学条件、学籍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2009年,温州义务教育学校接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达21.58万人[1],占全省接纳总数的1/4,占全市义务教育在校生总数的25.72%,入学率达到100%,已实现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应读尽读”。总体来看,温州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主体人群来自省外

    从来源结构看,温州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主要来自浙江省外。2009年,温州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中,省外流入人数、市内县外流入人数、市外省内流入人数分别为16.68万、3.92万和0.97万人,分别占77.32%、18.17%和4.51%。从表1可以看出,温州“三区两市”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主体人群来自省外,所占比例均达到50%以上,龙湾、瑞安、乐清甚至超过80%。

    表1 2009年温州“三区两市”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来源结构

    (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主要分布在“三区两市”

    温州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主要分布在鹿城、瓯海、龙湾三区和瑞安、乐清两市,占总数的80.13%,且多聚集在工业园区周边。2009年,鹿城、瓯海、龙湾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数分别达到2.4万、3.5万和2.7万人,分别占全市的11.1%、16.3%和12.7%,占本地同类在校生数的36.8%、55.3%和52%;乐清、瑞安两市分别达到4.8万和4.2万人,占温州全市的20.7%和19.3%,占本地同类在校生数比例达30%以上。

    图1 2009年温州市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分布

    (三)公办学校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接收主体

    近年来,温州各地把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纳入本地教育的总体规划,将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与中小学校网布局调整相结合,充分挖掘公办学校现有办学潜力,扩大招生规模,公办学校成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主渠道。例如,2008年专门接收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全日制初中温州市第三十九中学和九年一贯制学校温州滨海学校建成招生;龙湾全面调整全区中小学校网布局,安排海滨三小等4所公办学校专门招收外来务工子女。

    2009年,温州全市有906所公办学校和72所民办学校(其中,150所是专门民工子弟学校,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占80%以上的学校)接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读。其中,公办学校接纳人数达到18.2万人。以龙湾为例,龙湾2.7万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中,在公办学校就读的达1.8万人,占66.7%;13所民办民工子弟学校接纳9221人;小学在校生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占到57.64%,初中在校生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占36%。

    (四)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经费主要来自县级财政

    在“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下,县级政府直接承担基础教育的财政责任。例如,2008年,苍南县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7.06亿元,占财政总支出46.81%,其中县级财政支出5.6亿元,占比近80%,来自上级财政转移支付的经费仅占20%。义务教育经费支出包括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和专项资金三部分。人员经费包括教师工资和行政人员工资,公用经费包括业务费、教学差旅费、教学设施设备维修费等,专项资金指新建和扩建满足教育基本需要的学校及配置教学所需设备的经费。在现行管理体制下,以及以流入地政府为主解决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政策下,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经费主要来自县级财政。

    一是县级财政投入。2006年以前,县级财政全面承担着辖区内义务教育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和学校基本建设费用,杂费收入(城镇中小学,小学每生每学期不超过80元,初中每生每学期不超过110元)相对于学校生均办学成本来说,微乎其微。例如,2008年,温州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初中4725.5元、小学3762.4元。2006年以来,浙江省先后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包括符合入学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学杂费、课本费、作业本费和借读费,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县级财政投入压力增大。根据省、市关于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规定以及后续有关收费的政策文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入学所需资金由省、县(市、区)按比例分担,苍南等6个县的经费由省